抓住机遇 构筑稳健的中文Linux系统

Linux是操作系统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软件发展的机遇 。要使这朵奇葩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要想抓住Linux机遇,首先必须解决中文本地化的问题 。
1999年政府公开支持在中国发展Linux,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制作中文Linux发布版本的公司,推动了Linux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但在初期中文Linux都是采用中文平台的方式 。
一、“中文平台”
“中文平台”是为了让计算机能处理中文信息,在操作系统上建立必要的中文处理手段,即在ASCII码的操作系统上架构一个中文处理环境,用来提供中文的输入、显示、打印和中文文件的存储、处理、传输,并为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提供支持,俗称“中文平台” 。
中文平台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在ASCII码的操作系统上架构一个中文处理环境 。该中文处理环境为了简化字符处理而使用的处理码可能是把汉字作为一个宽字符来处理,但进出核心的代码流都采用文件码,即多字节字符,所以中文平台本质上仍是按字节处理中文 。
从显示方式来讲,可分为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中文化”方式 。字符界面的“中文化”又可分为内核汉化和外挂式两种 。内核汉化是直接修改Linux内核的源程序,使之能处理中文信息 。外挂式是不修改Linux内核的源程序,在原有应用程序接口(API)之外增加一层中文信息处理的支撑平台 。
图形界面的“中文化”本质上都属外挂式,但实现的方式有:
修改XFree 86、即修改X Server;
修改XWindow的库函数Lib X11.so;
利用LD-PRELOAD载入动态库 。
中文平台具体实现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
1. 没有相应的标准,使中文应用软件在多版本之间的可移植性造成困难 。有可能出现在某一版本中文平台上运行的中文应用软件在另一个版本的中文平台就不能运行或不能很好运行的情况 。中文应用软件开发商可能要为每一个版本的中文平台开发一个产品 。这对中文应用程序的发展很不利,而应用又是Linux能否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
2.中文平台实际上仍是字节处理,而不是以字符为单位来处理,可能与ASCII码造成冲突,不能彻底解决汉字与ASCII码的冲突 。而且不能彻底解决汉字的输入、输出问题,比如半个汉字的问题(显示、删除半个汉字,光标半个汉字移动) 。
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中国使用汉字的人占绝大多数,中文主要是汉语,但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海内外华人使用的汉字有简体与繁体,日本语、朝鲜语中也有汉字 。“中文平台”和“中文化”是个很不确切的说法 。而且中文平台也解决不了在一个系统内使用汉字、少数民族语言、日本和朝鲜的汉字问题 。
4.POSIX是操作系统的一个标准 。Linux是符合POSIX标准的 。而POSIX标准是采用国际化/本地化模式来解决多国语言文字的本地化 。
1999年8月底成立了Linux国际化工作组,开始了Linux国际化(缩写为Li18nux)工作,同时也为中文本地化指出了正确道路 。在这之前搞中文平台,是因为那时还没有Linux国际化组织,也没有Linux国际化标准 。而且Linux是芬兰人发明,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开始也没有想到它会如此成功,会走向世界,因此Linux以前也没有考虑国际化的问题 。Linux中文平台对Linux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它只是一种暂时过渡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并不是中文Linux发展的正确之路 。
二、Linux的国际化/本地化
国际化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缩写为I18n,即取首尾两个字母,中间有18个字母)是规定在一个计算机程序内部的能力,使它适应不同的本地语言、本地风俗和编码字符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