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猪易流行的传染病及其防治

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气候变化无常,雨水量较大,圈舍潮湿,易引起猪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现在大部分猪场是规模饲养,疫病尤其是传染病不断增多和复杂,只要有一头猪发病,就会引起全群感染,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防疫非常重要 。笔者就最近和往年这个季节邢台市兽医院接诊的病例来解析一下猪病的流行情况,将猪群常发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
夏秋季节猪群主要易发生的疫病有:猪瘟与猪肺疫、猪弓形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猪高热病、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猪球虫病等,以上几种疫病有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 。
猪瘟与猪肺疫
1.概况: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 。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尤其是气候多变、圈舍潮湿、猪群拥挤及通风不好等不良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 。
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41.5℃ 。呈稽留热,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流脓性分泌物 。可视黏膜发绀,病初便秘,后拉稀,恶臭带血并混有白色黏膜 。全身发红、耳尖、腹部、颈部及四肢皮肤有紫斑,指压不退色 。公猪包皮有混浊尿液 。颈部肿胀坚硬、触之敏感 。病猪咳嗽、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鼻流出浆液性或黏稠分泌物,个别猪鼻孔流出带血泡沫,严重的呈犬坐式张口呼吸,终因窒息死亡 。
3.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呈暗红色,胃底部黏膜、膀胱黏膜出血,脾脏表面有丘状小点出血和绿豆大小暗紫色的出血梗死 。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回盲瓣、盲肠及结肠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喉头有出血斑和出血点 。心冠脂肪、心内膜有出血点,肺水肿呈暗黑色,并有散在的大小不一肺炎灶,气管、支气管内有黏液性泡状分泌物,并混有数量不等的血性泡沫 。胸腔和心包积有多量淡红色的混浊液体,颈部皮下水肿,肌肉充血、淤血 。
4.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提高猪体抗病力 。(2)对已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病重猪与死猪深埋 。对场地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 。病猪治疗:A.用猪瘟高免球蛋白进行紧急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B.肌肉注射红链喘绝注射液(主要成分:土霉素等),红光宝(主要成分:卡那霉素等),鱼腥草等药物 。C.对全群猪饲料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支菌(主要成分:强力霉素等)等药物 。D.配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方剂:每头仔猪用白芍子4克、黄芩4克、大青叶4克、知母3克、连翘3克、桔梗3克、炒牵牛子4克、炒葶苈子4克、灸枇把叶4克 。用法:水箭加鸡蛋清为引(以上为每头20~30公斤体重的用量),一次喂服,每日两次,连用三天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制措施,可使猪群很快康复 。
猪弓形虫病与附红细胞体病
1.概况:猪弓形虫病是寄生在血液中的原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感染引起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 。二者混合感染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更加复杂,如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死亡 。
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至40℃~42.5℃,稽留热 。粪便干硬,有的先便秘后腹泻,尿液黄赤、短少 。喜饮水或拱粪尿 。触摸体表及耳部灼热烫手 。眼结膜有的潮红、充血,有的苍白、黄染 。有些病猪则双耳苍白无血色 。有些病猪在发病5~6天后,肩、颈部皮黄染,有粟粒大出血点,下肢内侧黄染明显 。四肢软弱、无力,后躯麻痹,叫声嘶哑,呼吸极度困难 。最后衰竭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