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病防制: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
种鹅群:
【鹅病防制: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1)雏鹅群 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 , 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 , 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 , 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 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 , 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 , 不需用活苗免疫 , 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 , 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 , 易感雏鹅在1~7日龄时1∶16以上 , 每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 。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 , 易感雏鹅应在1~3日龄时用上述血清 , 每雏0.5~0.8毫升 。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 , 因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天 , 5天后抗体很快消失 。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防制小鹅瘟的流行发生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灭活苗免疫:雏鹅10日龄左右用灭活苗免疫 , 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鹅浆膜炎灭活苗免疫:雏鹅7~15日龄用灭活苗免疫 , 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种鹅未经免疫后代的雏鹅或最后一次免疫3个月种鹅后代的雏鹅 。首先应进行禽流感的免疫 。如当地无此两种病的疫情 , 可在10~15日龄时分别用油乳灭活苗免疫 , 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如当地有疫情 , 应在5~7日龄时选用灭活苗免疫 , 每羽注射0.5毫升 。
(2)仔鹅群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副粘病毒病在第一次免疫后一个半月内;鹅禽流感在第一次免疫后1个月左右须进行第二次免疫 , 适当加大剂量 , 每鹅肌肉注射1.0毫升 。后备种鹅3月龄左右用小鹅瘟种活苗免疫1次 , 作为基础免疫 , 按常规量注射 。
(3)成年鹅群 产蛋前免疫:鹅蛋子瘟灭活苗或鹅蛋子瘟、禽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单苗或二联灭活苗免疫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0天左右 , 在另一侧分别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 , 每鹅注射1.0毫升 。小鹅瘟种鹅免疫:方法一:在产蛋前5天左右 , 如仔鹅群已免疫过 , 可用常规5倍羽份小鹅瘟活苗进行第二次免疫 , 免疫期可达5月之久;方法二:如仔鹅群没免疫过 , 按常规量免疫 , 免疫期仅为100天;方法三:种鹅群在产蛋前用种鹅用活疫苗1羽份皮下或肌肉注射 , 另一侧肌肉注射小鹅瘟灭活苗1羽份 , 免疫后15天至5个月内出炕的雏鹅均具有较高的保护率;方法四:鹅群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种鹅活苗免疫1次 , 在第一次免疫后100~120天用2~5羽分剂量免疫 , 使雏鹅群的保护率延长3~5个月 。鸭瘟活苗免疫:有鸭瘟流行区域 , 或有鹅鸭瘟病毒感染历史的鹅群 , 应进行免疫 。产蛋中期免疫: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产蛋前免疫的鹅群在3个月后分别再进行1次油乳剂灭活苗免疫 , 每羽肌肉注射1.0毫升 。
商品鹅群:小鹅瘟疫苗免疫、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浆膜炎灭活苗免疫和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灭活苗均按种鹅群(1)(2)方法进行 。
2.鹅群紧急预防 。
(1)种鹅群和其他鹅群 鹅副黏病毒病、鹅禽流感紧急预防:当周围鹅群发生鹅副黏病毒病或鹅禽流感疫病时 , 健康鹅群除采取消毒、隔离、封锁措施外 , 对鹅群应立即注射相应疫病的灭活苗 , 而不用油乳剂灭活苗 。因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15天左右才能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 , 而灭活苗免疫后5~7天即可产生较坚强免疫力 , 有利于提早防止鹅群被感染 。每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毫升 。在用灭活苗免疫后1个月再用油乳剂灭活苗免疫 , 每鹅肌肉注射1.0毫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