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高铜饲料中毒

铜是动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用高浓度铜饲料喂猪,具有抑制细菌效能和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能保证猪体健康、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 。但高剂量的铜(多为硫酸铜)进入猪体,则会引起中毒,尤其是仔猪,轻者拉稀、生长缓慢;重者发生贫血,最后衰竭死亡 。
1 铜的代谢及生理效能
纯铜因不溶于水而不被吸收 。饲料中的大部分铜(多为硫酸铜)是以复合形式被吸收的,仅小部分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 。猪主要由胃和小肠吸收铜,细胞主要通过血浆铜蓝蛋白和金属离子载体运输和摄取铜 。铜被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或氨基酸铜结合,再广泛分布于细胞、肝脏等 。铜主要分布并贮存于肝脏(约占机体总铜的72%-90%),其次为肾、心肌、脑、被毛等 。铜的排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约有80%的铜通过肝脏经胆汁排入肠道,体内90%的铜随粪便排出,只有2%-4%的铜从尿中排出 。
对动物机体来说,铜既是多种酶(如超氧化歧化酶、血浆铜蓝蛋白、金属硫蓝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赖氨氧化酶、酪氨酸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半乳糖酶等)的重要成分,又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铜既能催化血红素和红细胞的形成,又能维护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动物机体的造血、免疫功能、神经细胞、骨骼、结缔组织和被毛的生长发育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猪对铜的耐受量为250mg/kg匪橇希笥?50mg/kg即可以产生中毒,大于500mg/kg可致死 。一般要求在仔猪和生长日粮中以添加125-200mg/kg最为适宜 。
2 中毒机理
急性铜中毒是由于猪短期内摄入过量铜盐(多为可溶性硫酸铜),由于大量铜盐具有凝固蛋白和腐蚀作用,从而导致胃肠黏膜出现凝固性坏死 。严重者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胃肠炎 。慢性铜中毒是由于猪长期摄取少量铜而引起,是铜中毒常见的形式,但是中毒症状是急性的,是由于肝中的铜突然释入血流所致 。
铜中毒时,大量铜在肝中蓄积,许多重要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肝功能障碍,甚至肝坏死,使谷苷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浆精氨酸酶及血浆胆红素含量升高 。当肝铜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便释放大量铜进入血液,血铜浓度迅速提高并进入红细胞和排入尿液 。红细胞中铜浓度不断升高,可降低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浓度,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而发生血管内溶血 。溶血时,肾铜浓度可高,肾小管被血红蛋白阻塞,从而引起肾单位坏死、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甚至尿毒症 。同时,由于溶血时释放出来的某些因子和缺氧,血浆肌酸酐磷酸酶浓度升高,骨骼肌受到损害 。此外,血液中尿素和氨浓度增加,ATP酶受到抑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铜中毒的猪常死于严重的溶血或尿毒症 。
3 临诊症状
急性中毒时,猪表现为呕吐、腹泻,先排出糊状稀痢,后呈水样泄泻,粪便多呈黄绿色或暗绿色,粪便混有黏液 。此外,心动过速,惊厥,麻痹,虚脱而死 。慢性中毒时,病猪精神萎顿,食欲下降,体温在38.9℃-39.6℃,被毛粗乱,皮肤发红,肛门红肿,大便黑色干燥呈栗子状,有的粪便带有白色薄膜样黏液 。随着病情发展,继而结膜苍白,食欲减退,心跳减弱,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喜卧嗜眠,肌肉无力,步态不稳,少尿或无尿,尿色棕红,耳、四肢、腹部、臀部皮肤发绀,严重者全身发紫 。后期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心力衰竭,肌肉痉挛,体温下降至38℃以下,最终昏迷、惊厥或麻痹而死 。妊娠母猪铜中毒常发生流产,多为木乃伊和黑死胎 。
4 剖检病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