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白痢病 重在预防

雏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 临床上好发于3周龄以前的雏鸡 ,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随着日龄的增加 , 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 成年鸡感染中呈隐性经过 , 种鸡感染后其种蛋的受精卵、出壳率和雏鸡成活率明显降低 。
【雏鸡白痢病 重在预防】一、临床症状
病雏呆立、闭目、扎堆、怕冷、不食、好睡 , 时而发出尖叫声 , 拉白色黏稠的糨糊状粪便 , 有的关节肿胀、呼吸困难 。
二、防治措施
1.治疗
雏鸡白痢病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 一般靠预防控制本病 , 发病时采用抗菌消炎的方法对症治疗 , “糊肛”的剪去肛门周围的羽毛和粪便 。自愈的生长较慢成为弱雏和新的病源 。
2.预防
(1)种鸡应定期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药物预防和病原检测 , 发现阳性鸡应及时淘汰 , 鸡粪及其污染的笼具应及时发酵处理和严格消毒 。
(2)孵化室、孵化箱及种蛋在入孵前应严格消毒 , 不留任何“死角” , 彻底杀灭种蛋外壳上的病原 , 严禁种蛋间相互污染、传播 , 出壳后及时拣出病、弱雏 。
(3)开始饲养时应连续服用5天诺氟沙星(浓度为0.05%) , 以预防雏鸡白痢病 , 停药一周后再用5天 。同时应加强管理 , 搞好通风换气、增温保暖、带鸡消毒 。
(4)凡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应经喷淋消毒 , 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育雏舍 , 工作人员应搞好个人卫生、坚守岗位 , 不串岗、不聊天 。
(5)饲料营养应丰富 , 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足 , 发霉变质或过期的饲料不应再用来饲喂 , 料槽内剩余的饲料应及时清理 , 水槽和料槽应定时清洗和消毒 。
(6)发现病雏鸡及时隔离、治疗 , 病死鸡尸体、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应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 不可用来充当犬、猫、猪等动物的食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