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立冬到了,有哪些习俗传承至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立冬了,天气也逐渐变冷,也意味着要正式进去冬天了,民间为了迎冬有各种方式庆祝,许多风俗习惯至今流传,关于立冬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操作方法 01
但凡重要节气,都是以"吃"为主打 , 记得上月我回答过霜降这天我们北方家家做酸菜的习俗 , 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吃 。为什么在节气日要吃呢,因为每一个节气,都是另一种温度、湿度、光照度和降水量的改变 , 相当的精准 。
很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他们在漫漫岁月的观察中,得出了在某月某日气候有何改变的结论 。
【立冬到了,有哪些习俗传承至今?】于是,在重大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办法进一步遵循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大自然淘汰"的进化论 , 通过一张嘴巴,摄取与气候变化相应的能量或者营养 。
立冬节气到来之日,就是秋往冬来之时 。
天气由凉转寒,我们北方坐标(唐山)有这一天吃炖饺子的习俗 。
到了这一天,很多家都会包饺子吃 , 饺子馆的生意也会超出往日之好 。
可是,为什么在这天会吃饺子呢?
我曾经专门与老人讨教过,有一个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的故事流传甚广:
张仲景在告老还乡的路上,看到很多老百姓因为天寒地冻 , 冻坏了耳朵 。
于是,他在黄河边上支了一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大锅里煮,煮熟后捞出来,又切碎,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形状的东西 , 再下锅煮 。
吃完这些食物后,老百姓的耳朵奇怪的好了 。
从此以后,每到冬天到来之日,老百姓就用白菜、韭菜等菜类加上牛肉羊肉或者猪肉 , 替代当时张仲景做为驱寒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着吃 。
这是立冬吃饺子的由来,也有可能是饺子的由来 。
虽然无所考证,但立冬吃饺子被老人称“安耳朵”,以及“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有极大可能与怕冻坏耳朵有关 。
02
立冬立冬 , 很多人知道要吃饺子,但冬至似乎也要吃饺子 。我暂时不想深究这个饺子的问题 , 只谈谈除了吃饺子,还有哪些风俗呢?
我个人喜欢考据,所以还是从古书说起:
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其《月令篇》说道:
孟冬之月 , 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 , 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孟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 农历十月,大致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十一月 。古代官方的天文学家(太史)认为立冬在水,所以天子要率领群臣去北部郊外迎接冬天的到来 。
《后汉书·礼仪志》也说道:
立冬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皂 , 迎气于北郊 。《后汉书》这里还提到了具体时间,是在【夜漏未尽五刻】 。
夜漏 , 是夜间的时刻;
五刻,也就是五更,三点到五点;
未尽五刻,也就是没过五点的时候 。
天子在立冬前要去迎接冬天 , 而且是得那么早的凌晨去迎接冬天,百官都要【衣皂】,也就是说皂色(黑色)衣服 , 可见重视 。
如今在长江以南的部分村子还有冬天刚开始去冬游的风俗,也算是当时迎冬的延续了 。不过这种冬游一般是老人带着小孩子一起去,而且不会走太远,当然也不可能是半夜出发 , 一般就是走个几里路,看看别样的风光罢了 。我小时候并不明白这种风俗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因为并没有特别的其他仪式 。后来恍然明白一些,应该是为了让孩子先适应下冬天的气候,省的到时候真正冬天(小大雪,小大寒)的时候经受不住寒冷 。
推荐阅读
-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悬而未解的历史谜团?
- 郭德纲为什么给人一种很有文化的感觉?
- 郭德纲学历不高,为什么给人文化底子很深、说话很有文化的感觉?
- 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扎心吗?你觉得这波营销成功吗?
- 河南郸城一玉米地疑遭哄抢?当地官方通报:有群众到已收割过的地捡玉米被劝离
- 丁俊晖获得的所有斯诺克冠军中,哪一个含金量最高?
- 一言以蔽之,娱乐圈到底有多乱?
- 歌词写得很感人的歌曲有哪些?
- 这款热销机型还有降价,旗舰性能仅两千出头,使用流畅四年不卡顿
- 如何利用电脑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