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作为八个样板戏之一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曾经如雷贯耳,几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
那么戏里所讲述的情节,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
关于沙家浜和沙家浜地名的由来
关于沙家浜的故事,最早见于1957年6月发表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同年又发表了时任“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的回忆录《阳澄湖畔》 。1959年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沪剧《碧水红旗》演出 。1960年剧名改为《芦荡火种》 , 1964年1月进京演出 。1964年3月底,改编成京剧的《芦荡火种》开始公演,后经毛泽东提议 , 剧名改为《沙家浜》 。因此现代京剧《沙家浜》是移植于沪剧《芦荡火种》 。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沪剧院创作人员来常熟采集素材时,我父亲正好在文化系统工作,曾接待过他们 。这两个剧所反映的抗战情景主要发生在苏常太(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沙家浜只是这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中的一部分,是当时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后方医院所在地 。为什么叫抗日游击根据地?因为当时常熟城区由日寇侵占,乡下既有新四军活动,又有主张“曲线救国”的不知姓汪还是姓蒋的“忠义救国军”驻扎 。
沙家浜原名横泾乡,因为沪剧《芦荡火种》的缘故,也曾改名芦荡乡 。改革开放以后 , 因为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名气要比芦荡乡大 。为了借助品牌效应,加快经济发展 , 遂将芦荡乡更名为沙家浜 。
沙家浜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当时日寇占领下的苏皖两省不仅位于中国最心脏地区,而且水陆交通纵横交错 , 所以一直被国民党视为最关键的地区 。此前,由红军南方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仅有4个支队,1万人左右 , 国民党并未将其视为威胁 。故而得以留在此一地区,受三,五两个战区统辖,开展游击战 。到了1939年,国民党开始意识到新四军扩张的威胁 , 很快派出游击部队进入苏南地区,并明令新四军两个支队退出京沪铁路以东的苏南地区 , 双方还为此发生了多次摩擦 。
由于难以在苏南地区立足,陈毅感到非常头疼,这时由叶飞领导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在日占的苏中一带活动 。“江抗”实际上就是新四军第六团,借“江抗”之名,行抗日之举 , 也是出于国民党挤压的一种无奈 。如何让“江抗”东进苏南地区并能立住脚,成为国共两党矛盾斗争的焦点 。这也就是“沙家浜”的意义所在 。(见叶飞为沙家浜照壁的题词)
京剧《沙家浜》剧中人物的原型
被剧中誉为“十八棵青松”的伤病员 , 其实是36个伤病员,因无法全搬上舞台,只好减半处理 。
除沙奶奶有原型外 , 阿庆嫂是虚构的,但村里老百姓确实如戏中所唱:“家家住过许多新四军”,掩护新四军伤病员 , 与日伪巧周旋,当地不少人是沙奶奶,也是阿庆嫂,所以便有了脍炙人口的《智斗》一场戏,这是艺术加工 。
关于郭建光,是由地方及新四军伤病员中三个人的名字各取了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
左起:郭曦晨 , 李建模,夏光
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葵有其人 , 但真名叫胡肇汉,解放后被处决 。
为什么36个伤病员被称为“芦荡火种”?
推荐阅读
- 那英和孟桐离婚了吗 那英老公孟桐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 宋伊人个人资料简介年龄 宋伊人个人资料
- 人民解放纪念碑简介 人民解放纪念碑
- 管仲鲍叔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管仲鲍叔牙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传说
- 粽子的来历关于粽子的故事
- 刎颈之交的故事 刎颈之交讲的是什么故事
- 布达拉宫简介 布达拉宫是什么
- 诸葛亮木牛流马 诸葛亮木牛流马的故事
-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