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陈聪、管建涛、魏弘毅、王鹤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的一处大豆田 , 即将迎来秋收的“东生”系列大豆 。新华社采访人员 魏弘毅摄
2022年10月的一天,李艳华把自己最早培育成功的大豆品种“东生1号”寄给了一家国内大豆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家企业在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把大豆种子通过飞船送到太空做实验 。
从成为黑龙江海伦的第一个大豆女育种人,到被誉为“女袁隆平” , 30多年间,李艳华只做大豆育种一件事,她不仅听得懂大豆“唱歌” , 更有一套培育大豆的严苛标准;她把培育成功的豆种称为“孩子”,其中任何一个的表现好坏,都逃不过“鸡娃妈妈”的眼睛 。
因为成绩突出,李艳华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8‘感动龙江’年度人物”“黑龙江省70年70人模范人物”等荣誉 , 但她说自己“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只不过是大胆走了别人眼里的‘夜路’” 。
她的育种梦,从一条“夜路”出发,历经岁月里的风风雨雨 , 正朝着时空所能及的最远处不断延伸 。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 。
小学四年级的李艳华,村里老人称呼她“丑女” 。昏黄柴油灯下,她在本子封皮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 , 石墨勾勒的字痕随着手腕的力量透过第二页 。李艳华做什么都认真细致,天生如此 。
农村的孩子,总会在农忙时帮着做农活 。李艳华个头不高 , 脾气却很执拗 。跟着同学们在生产队里帮大人掰苞米的时候,别人三把两下掰完一堆苞米,呼啦啦地就冲到了最前面,可李艳华总快不起来 。有一次,她一个人被抛在深深的垄沟里,但仍然像跟自己较着劲儿似的 , 非得把自己负责的苞米全都捡出来、掰干净 。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把任何一粒粮食扔在地上 。
她终于如愿成为了守护粮食安全的育种人 。
打破“传男不传女”
2022年11月的一天,清晨6点多,在一张不到一米宽的皮沙发上,李艳华睁开双眼 。她枕着一个棕色靠枕,盖着一条浅灰色的绒毯,身下垫着一条红色薄毯子充当床单 。驱赶片刻睡意,李艳华翻身起床 , 急着要和“家人们”——几千份大豆“材料”见面 。
李艳华醒来的地方,是她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办公室 。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海伦人,她的家离单位并不远,走路大概只需4000步,那她也喜欢住在办公室里 。
“这儿不如家好,但离豆子近 。”李艳华说,陪着豆子,才安心 。
办公室里,一层又一层的陈列架贴着墙壁,上面挂满了一个个装有大豆的牛皮纸袋 。还有些干枯的豆秆连着豆荚高高地站在架子的最上方,展示着豆子生命的脉络 。
桌子上叠放着二十几本“账本” , 本子里有很多格子 , 密密麻麻爬满了各世代“材料”的各项指标数据 。数据旁边,还有对不同“材料”的评价:“非常好”“好”“饱满”“淘汰”……
每年,李艳华要做几百个杂交组合,这些“材料”都有谱系 。每一颗大豆是谁和谁的后代,每一代的形状、色泽、株形、秆的强度、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抗病性、成熟期……所有豆子的“祖宗八代”几乎全在李艳华的脑子里 。
推荐阅读
- 荔枝放冰箱冷藏还是冷冻 荔枝放冰箱冷藏吗
- pos机是什么工作 pos机是什么
- 最后是我开了口mp3 最后是我开了口
- 科威特是哪个国家的 科威特的首都是哪里
- 遇见幸福的乐乐是谁演的 遇见幸福的乐乐扮演者
- 绿豆汤要煮多少分钟 绿豆汤要煮多长时间
- 华为会员日是哪天 华为会员日是哪一天
- 塑料杯属于什么垃圾 塑料杯是什么垃圾
- 2022年重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随单位参保是怎样的缴费
- 日全食是哪一年 日全食是在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