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实施哪些行为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慈善组织实施哪些行为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根据《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组织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1)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满2年的;
(2)弄虚作假办理变更登记 , 被撤销变更登记的;
(3)受到限期停止活动行政处罚的;
(4)受到5万元以上罚款处罚的;
(5)三年内两次以上受到警告或者不满5万元罚款处罚的;
(6)被司法机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7)被登记管理机关作出吊销登记证书、撤销成(设)立登记决定的;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列入的其他情形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社会组织还将被列入重点监督管理对象,同时,在获取资金资助、购买服务、授予荣誉、等级评估等方面受到资格限制或影响 。此外,登记管理机关还将与相关部门通过签署联合惩戒备忘录等方式,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社会组织实施联合惩戒 。
推荐阅读
-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程序是怎样的
- 暂行 外国政府贷款转贷项目评审实施细则第37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 陕西延安职工医保共济实施办法
- 原文 陕西渭南职工医保共济实施办法
-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要件指的是什么
- 构成利用会道门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怎么量刑
- 构成利用邪恶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犯罪构成界定有哪些
-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行为要件应是什么
- 天津《关于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