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在哪个省 雁门关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雁门关在哪个省 雁门关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雁门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雄关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天龙八部》中,萧峰阻止契丹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入侵大宋 , 悲壮自尽的地方就在雁门关 。

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北句(勾)注山上 , 距代县县城约20公里 。句注山属恒山山脉,也被称为陉岭、雁门山 。恒山山脉横亘在山西北部,将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隔开 , 在雁门关附近的山中,有一条南北通道沟通内外,雁门关扼守通道的最险要处 。

为何叫雁门关呢?“雁门”一词最早源于雁门山 。最初的雁门山并非如今山西代县的雁门山(句注山) , 而是位于大同市阳高县以北,大雁冬天从那里南飞,春天又飞回来,山因大雁而得名 。《山海经》记载:“雁门山,雁出其间 。在高柳北 。高柳在代北 。”高柳今大同市阳高县,战国时那里为代地 。

在今阳高县东北有一座海拔2116米的山叫云门山 , 在其西段两峰夹一峪,山势险峻 。按山海经的描述,云门山极像《山海经》中描述的最初的雁门山 。赵武灵王大败林胡、匈奴诸部后,设云中郡、九原郡和雁门郡,其中雁门郡之名即源于雁门山 。秦灭赵国后,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了代郡,治所就在高柳 。

秦统一六国后 , 设雁门郡,郡治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县南),其辖区范围相当于今山西旧代州宁武之北部、朔平南部及大同东部北部 。后来的朝代中,雁门郡的郡治多有变化,后汉时郡治移至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 三国魏时郡治移至广武(今代县西十五里),后魏时又移至古上馆城(今代县) 。

雁门关一带是古代中原和游牧势力斗争的前沿,位置非常重要 , 作为雁门郡最重要的关口,命名为雁门关则是再正常不过了,甚至连句注山都改称雁门山 。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时,太子元恂留守旧都平城(山西大同) , 因反对孝文帝汉化政策而阻断勾注山南北交通,筑关派兵镇守 , 分庭抗礼,这是雁门关最早出现在史书上 。

古代中原王朝最强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游牧势力,雁门关位置险要,易守难攻 , 扼守中原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 。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 。古人说雁门关 “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 , 根抵三关 , 咽喉全晋”,雁门若失,则忻定、太原无险可守,三晋不保 , 又可南下进取中原 。由此可见,雁门关既险要又重要 。

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战事达上千次,频度之高非常罕见 , 足见其位置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就“常居代、雁门” , 抗击匈奴;西汉初,韩王信反叛,勾结匈奴欲取太原,汉高祖刘邦亲征,追击至雁门关外 , 受困于白登山,即著名的白登之围 。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也曾做过雁门郡太守 ,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也把雁门郡当成北进的桥头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