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导语:

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搭载麒麟9000S的 Mate60 系列,开售至今依然缺货 , 很明显是芯片产能跟不上 。
这个缺芯的情况类似于几年前的麒麟9000 , 只不过麒麟9000是用一片少一片,而麒麟9000S则是用一片没来得及补上一片 。
但这两个芯片的设计工作差不多始于同一时期,这便是除命名类似外的其它有趣之处了 。
本文前两部分是关于麒麟9000的全解析,若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 , 看麒麟9000S的全解析 。
1 , 较前代异同解析
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麒麟9000的晶体管数量是153亿,麒麟990 5G的晶体管数量则是刚刚突破100亿,而在实际芯片面积上,前者还比后者小一点点——麒麟9000的晶体管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假如将上图右边的麒麟9000翻转180度,便可以看出其较麒麟990 5G的大体布局是一致的 。但由于制程工艺的晶体管密度优势,麒麟9000还额外堆了一块 SLC(系统缓存) 。
也就是说麒麟9000的总系统缓存容量为8MB,这是啥概念呢?晚两个月发布的高通骁龙888,SLC 容量仅为3MB,连麒麟9000的一半都不到!不过L3缓存容量倒是一致 。
至于晚三个月发布的联发科天玑1200,则根本就没有 SLC 这玩意!而且其三级缓存仅为2MB(麒麟9000这边是4MB) 。关键堆料方面的区别,便是这三者能效区别的一大因素 。
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第二个区别,就是CPU架构的升级 。这次直接分出来一个A77大核(频率已经飙到超大核水平),搭配三个A77中核与四个A55小核,这与前代的“2+2+4”策略明显不同 。
微架构层面,可以看出从前代的A76升级为了A77,ARM官方表示(上图)在同7nm工艺和3GHz的同峰值频率场景下 , A77较A76的性能可以提升20% , 可见能效提升并不小 。
当然相较于骁龙888的A78中核 , 在能效上肯定比不了 。但高通选择了三星的5nm工艺(晶体管密度远不及台积电的5nm工艺),SLC 容量又小,从而造就了一代火龙 。
再搭配整数代升级的5nm工艺、8MB大系统缓存,最终让麒麟9000的CPU单核能效与多核能效,成功在同时代的安卓旗舰芯中以大优势脱颖而出——仅次于苹果的A14!
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第三个区别就是GPU部分了,这次的Mali-G78跨过了有重大升级的G77(首次换用Valhall架构),所以其较前代之G76在同工艺条件下有着43%的能效提升 。
不过,由于麒麟9000将GPU规模堆到了顶配的二十四核心,并将频率提升至759MHz,所以在GPU性能大幅提升76%的同时 , 峰值功耗也暴涨了一倍!架构大升级,制程工艺大升级,SLC 容量也翻倍了,结果这GPU峰值能效……
不过麒麟9000的GPU在中低频场景之能效表现还是不错的 , 妥妥超越麒麟990 5G 。另外,若是和同时代的骁龙888和天玑1200比,麒麟9000的表现依然突出,仅次于苹果A14 。
麒麟9000S真的不如麒麟9000吗?华为的“争气机”已然给出了答案


2,其它升级在NPU方面,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在麒麟9000这代,直接升级到了2.0版本,并带来了翻倍的 AI 算力!另外,得益于容量翻倍的 SLC , 这代NPU所享受到的带宽也直接翻倍了 , 同时能效方面也有15%的提升 。
再加上制程工艺的大幅升级以及架构升级,这代的NPU微核全天待机之耗电被巨幅压低到了3mA(前代的这个数据是6.4m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