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翻译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翻译( 三 )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 , 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 。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 , 而北方则少有 , 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 , 十岁而能浮 , 十五而能没矣” 。因为“日与水居” , 故能渐识水性 ,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 。”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 , “日与水居 , 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 , 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 , 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 。如果想一蹴而就 , “不学而务求道” , 走捷径 , 投机取巧 , 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 , 没有不被溺死的 。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 , 夹叙夹议 , 深入浅出 , 寓言讲完 , 道理也就清楚了 。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 丝丝入扣 , 环环相接 , 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 , 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 , 这是苏轼的创新 。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 。“昔者以声律取士 , 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 , “今也以经术取士 , 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 , 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 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真正理解“道” , 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 , 应该杂学旁收 , 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 , 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 , 以渐进于道 。
《日喻》作者【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翻译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翻译】苏轼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 , 北宋时为眉山城) 。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