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腔的发展由来,在昆山腔的发展中谁对其进行了改良

在昆山腔的发展中谁对其进行了改良

余姚腔的发展由来,在昆山腔的发展中谁对其进行了改良


在昆山腔的发展中魏良辅对其进行了改良 。昆曲史上最重大的事就是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造 。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跟昆曲关系最重大的事有两件:一件是嘉靖二十六年或二十二年写了一本研究昆山腔改造的著作《南词引正》;一件是嘉靖三十九年前后,魏良辅创造了“水磨调”的唱法,而且使水磨调的唱法成为昆山腔的正宗 。经改革的昆山新腔更是柔美婉转、清俊温润 。魏良辅与张野塘也改良了北曲昆唱,即用昆腔唱北曲须唱的“字清腔劲” 。在当时,魏良辅昆腔的唱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也有稍稍的变化,形成了昆山、苏州、无锡三派,各具风格 。
余姚腔的发展由来余姚腔
余姚腔是中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 , 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是产生最早,影响深远,成为各种戏曲新兴声腔所吸收的古腔,曾风靡全国 。
余姚腔因产生于余姚而形成得名,宋元时期 , 余姚戏曲十分昌盛,姚城、浒山、梁弄、马渚皆有戏台 , 正月十三灯节,庙台演戏,宗祠张灯结彩 , 杂奏音乐;四月赛神,大演甲戏;九月十二,姚城、慈城、丰惠三县城互迎城隍神演戏;冬至各乡村祠堂,鼓乐演剧,大兴堂会,现在鹿亭始建于宋朝的仙圣庙戏台,演戏酬神,庆典活动,已成时尚,涌现出了一批“戏文弟子”,至明朝 , 余姚梨园弟子 , 遍及长江南北,名闻遐迩,明朝《词谑》一书介绍:余姚名伶董鸾“长于歌” , “做工尤佳”;自宋到明的四百年间,余姚腔在本土形成 。
昆曲的发源地艺术特点发源【余姚腔的发展由来,在昆山腔的发展中谁对其进行了改良】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 。
元末农民起义 , 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 。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现象 。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很多 , 其中最古老的是发源于浙江海盐的声腔 , 它流行在嘉兴、湖州、温州、台州一带,万历间复传人江西,流行地区较广的是弋阳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两广、云南、贵州等地,多结合各地的语言、音乐而有所衍变 , 余姚腔流行于浙江绍兴,以及江苏的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湖等地 。此外还有四平腔、义乌腔、乐平腔等,皆影响不大 。南戏复兴也有着一个过程 , 明初的贵族士大夫这些上层人士还以北曲为雅乐正声,至于民间的广大群众则普遍爱好词调通俗、故事曲折而完整的南戏 。等到“ 荆(荆钗记)、 刘(刘智远白兔记)、拜(王瑞兰闺怨拜月亭)、杀(杀狗记)”四大传奇及高明(则诚)的《琵琶记》从文词排场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相当的提高之后,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南戏由广场走上了高堂华筵,身价日上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 , 简称昆腔 , 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文记有“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 , 善作古赋 。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 。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 。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 , 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 昆山腔在明代万历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 。这种“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变革发展,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在嘉靖(1522一1566)、隆庆(1567一1572)年间,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辅(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仓南关(元代时昆山所辖) 。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 。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 , 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应即是“抑扬顿挫 , 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 , 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工(扌厌)管的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 , 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 。魏良辅非常讲求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关老唱家大仓户侯过云适处请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复修改不厌 。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以罪发配太仓卫 , 被魏良辅以善歌之女招为婿,他协助魏“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 。并改三弦(形)式 , 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弹词中所用的“南弦”) 。它与曲笛、怀鼓、提琴(民族拉弦乐器),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 。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 , “调用水磨 , 拍捱冷板 。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 , “腔曰‘昆腔’”,曲名‘时曲’” 。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 。昆山梁辰鱼(1519-1591)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 , 著名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 。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他经常设特大坐榻和桌案 , 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学者列序两旁 。著名的歌儿舞女没有得到梁的亲授 , 皆自以为不祥 。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诸人,“考订元剧 , 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 , 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 。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这种从原始的昆山腔发展成为昆曲 , 再进一步登上舞台,即是这个声腔定型和成熟的过程 。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 , 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 。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 。从此 , 昆曲俨然成了剧坛的盟主,数百年来,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厚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