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由来

和字由来

和字由来


在中国古代汉语及古文字史中,“和”字出现较早,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在早期甲骨文中,“和”作“龢” 。以下文献中均可考证:《说文解字》:“龢调也,读与和同” 。朱骏声《通训定声》:“《一切经音义》六引《说文》:‘音乐和调也 。’《国语》:‘声相应保曰龢 。《东都赋》:‘龢玲珑 。’经传多以和为之 。”按朱的说法,“和”的字源可以追溯到“龢”字,二者在古代经传中通用 。因此 , “和”即“龢”也 。又如《篇海类编·器用类·部》:“《左传》:‘如乐之 。’又徒吹曰,今作和,又谐也,合也 。”可见 , “和”字源于“龢” 。而“龢”又从“龠”从“禾” 。《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 。“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 , 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 。“和”源于“龢”,又源于“龠” 。因此,“和”字的产生乃源于上古的乐器及音乐,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引申出“和调”、“和谐”、“和合”、“唱和”等涵义 。
和字由来“和”常与“龢”通用,二字本义各有所指 , “和”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指声音相应和,读hè;“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音乐和谐,后二者在词义引申脉络上有交叉,至于无别 。但是用于人名的“龢”不能写作“和” , 如清代政治家翁同龢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名和字由来仲由 , 字子路 。由是路的意思,所以字子路 。曾点,字皙 。点为黑色,皙为白色,意思相反 。冉求,字有 。去求了,才会有 。公西赤,字子华 。赤色,看起来华 。
古人的名和字是怎么由来的
在古代名就是名,字就是字,“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 , 由父亲取名,至于取“字” , 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 , 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 , 相互称字 , 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 , 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 。
有“名”有“字”,是古代有身份者的标志 。而到了现代,名字只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 。通常有名无字,如某人叫张德,张为姓,德为名,或通称为名字 。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6eddc451da81cb8f67a2c95d66d01609243134
扩展资料:
古人名字中的避讳字的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 。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 。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
第三是字缺笔画 。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
第四是拆字 。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 , 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
第五是删字 。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 , 改为萧渊 。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
第七是改读 。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
【和字由来】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 , 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detqmjc/content_16862722.htm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detqmjc/content_17083326.ht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