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的由来,琅琊台皇帝

莒县的由来

莒县的由来,琅琊台皇帝


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晡乳动物蕃生,古人类繁衍的地方 。到新石器时代 , 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 。商代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莒”字是古人给莒国创造的一个专用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含义 。古代莒地盛产芋,齐人谓芋为莒,莒人食莒,故以莒为部落名 , 这是其一说 。《说文》曰:“稆从木吕声”,是古人用木制成的一种用具,因所用器物而名 , 这是其二说 。莒国之名,一则是依当地广产的植物,二则是依这一地区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几种器物而名 。
琅琊台皇帝历史上游览琅琊台的帝王们
山高仅有182米的琅邪台,为何吸引历代帝王们流连忘返?原因主要有五点:


一是琅邪台依山傍海,海天自然风光优美,是观海胜地,很早就被古人欣赏;


二是琅邪台初为天然而成的三层山台 , 符合古代东夷古人祭天,祭地和祭祖习俗,因此成为东夷地区的天然祭台 。故人祭天 , 多选择临山一高地'燔柴'而祭,琅邪三层之台是祭天地祖宗的理想之地,莒县和良渚两地都出土鸟立三层台上的玉片可证 。《左传》记载,前525年,郯国国君访鲁,对鲁国国君叙述鸟图腾由来:郯莒等国都是少昊氏帝鸷之后 , 帝鸷即位时有凤鸟飞至礼台之上,所以下属各官皆以鸟命名;


三是琅邪台下有众多良港,琅邪港是春秋战国五大港口(琅邪 , 转附即今烟台,碣石即秦皇岛,会稽即浙江绍兴,句章即浙江宁波)之一,交通便利,南通吴越,北抵幽燕,东达日韩 。


四是琅邪为沿海大都会,先后为齐邑,越都,楚琅邪郡,秦琅邪郡,汉琅邪郡,汉琅邪国治所,是山东半岛沿海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州,莒,齐,吴 , 越,楚,秦等国文化融合区 。


五是自战国至秦汉,琅邪为燕齐方士入海的集聚地,是研究长生文化的大本营 。


总之,集观海胜地,古老祭台和求仙海起航港等于一身的琅邪台 , 自然吸引帝王们乐此巡游 。战国以来,燕齐方士们集聚琅邪出海求仙,使琅邪台名气更大 。帝王们巡游琅邪台,不仅可以饱览山海盛景,还可以彰显各自实力宣示威严,或实现长生夙愿等,使得琅邪台蒙上多层神秘色彩 。帝王们的巡游,又使琅邪台声名鹊起,名人雅士也纷至沓来 。


1,齐国君主游览琅邪


齐桓公游琅邪 最早想巡游琅邪台的是齐桓公 。齐桓公在管仲帮助下富国强兵,威震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成为春秋首霸 。《管子》载,齐桓公为显示自己功德 , 告诉管仲要乘船经转附(今烟台芝罘),朝舞(今威海荣成)南至琅邪,巡游山东半岛,管子力谏 。当时琅邪仅为齐国的一小块飞地,还是沿袭姜太公四时祠而来 。琅邪东有莱国,北为莒国,属于跨国远游 , 是否成行,《管子》记载并不确切,似乎象齐桓公想封禅泰山一样 。而后世臧否不一 。
【莒县的由来,琅琊台皇帝】

齐景公游琅邪 第二个巡游琅邪台的是齐景公 。《左传》记载齐景公继位第九年(前539年)'侵介根'(莒国旧都,今胶州 。前721年已迁都今莒县),10年后再夺取莒国东部领土('田于莒') , 琅邪一带全部属齐国 。齐景公在位58年间诸多建树:前530年齐景公与晋昭公借宴会投壶挑战晋国霸权;前526年发兵攻打徐国,逼迫徐国依附于齐;前523年第三次兴兵伐莒,莒国国君弃城而逃; 次年出兵平定卫国内乱扶持卫灵公;当鲁国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合兵攻打鲁国都城 , 鲁昭公逃亡齐国时亲自慰问,并送上25000户做奉养之用 。


齐景公系列举措赢得诸侯赞誉和敬畏,称雄一时 。在此背景下,为显示齐国实力,炫耀自己业绩 , 齐景公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先祖齐桓公,再次扬帆游琅邪台,先游少海(今胶州湾),再经成山头西至琅邪,耗时半年多依然不归 。对前来屡次劝归的众臣们以杀戮相威胁 。臣属只好诈称国都有人谋夺君位 , 齐景公才怏怏而归 。齐景公眼里的琅邪,魅力胜过东吴的温柔之乡,比刘备乐不思蜀早近千年 。此事《晏子春秋》,刘向《说苑,正谏》,《孟子 , 梁惠王下》等古籍均有记述,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


田齐威宣闵王游琅邪问题 田齐威王,宣王和闵王或筑琅邪台,或巡游琅邪台,多为百家注疏之说(详在《琅邪台渊源》篇),未见其他史书记载 , 或真实或附会待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