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的意思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宿不睡觉的去思考问题 。可是这样做并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句话出处《论语》,是弟子们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论 。选自《卫灵公篇》,而这句话主要是用来教导,告诉他们只会思考没有用处 , 学习也很重要 。而只思考不学习也没用,必须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有好效果 。
孔子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 。左思右想,可始终没有进步 。与其每天这样想,不如去学习 。这句话虽然选自与《卫灵公篇》,但实际上讲述的还是《为政篇》里“学”和“思”的关系 。按照孔子的说法,思的作用有两个 , 一是反省自己的言行,二是克制自己的言行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自己改正很多坏毛病 。可整天的思考是没有用的,改正坏毛病无法彻底进步 。因此思考和学习要同时进行 ,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是什么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告诫我们人们应该进行脚踏实地的学习以及实实在在学习的重要性 。思考是要以学习和实践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学习和实践就去思考,只能徒劳无益 。
一、出处
《论语·卫灵公》第31章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的意思】二、原文(节?。?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 不如学也 。”
三、译文(节?。?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 , 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
扩展资料:
评析:
第31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在《论语·卫灵公》前面的一些章节中 , 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 。
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 。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 。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 , 不如去学习 。
拓展资料
出处:《论语》
作者简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翻译: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 以思无益 , 不如学也 。”
赏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 , 就要改正过来 。
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 。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 , 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 。总之 , 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
推荐于 2019-09-10
展开剩余29%
查看全部22个回答
阴茎举而不坚的原因_男人硬不起射得快,用了三个方法后
值得一看的阴茎相关信息推荐
阴茎举而不坚的原因,我今年36岁 , 一分钟左右就不行,感觉很没面子,用了三个方法后 , 半个月已经能维持30分钟了....
无方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广告
14条评论
热心网友5
一点都没用,你怕是有猫病
查看全部14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什么意思
1、意思是:孔子说:我曾整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总在考虑理想如何实现与生命的价值 , 后来终于明白,空想无用,最有意义的就是立刻学习 。2、此内容是出自《论语·卫灵公》第31章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扩展资料 1、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 , 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 。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 , 就要改正过来; 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 。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 , 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 。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爱”如果是爱好,“智”如果与学习有关 , 则孔子思想中有一个观念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好学” 。“好学”绝不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普通的概念,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 “好学”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基础性的观念 。参考资料论语_卫灵公_百度百科
43赞·36,791浏览2019-10-04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 不如学也.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之间的语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是指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是指的与众同有的一种氛围 。这两句是说的,因为闻道而习道,即而得道的一种成就感,与天人相互感应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是指的君子对于那些不能闻道,不能修道 , 无道可言的人的一种态度,对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种种无道的行为,君子不会有任何的气恼 。
164赞·12,129浏览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 , 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 , 还不如学习 。” 1、此内容是出自《论语·卫灵公》第31章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2、《论语·卫灵公》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 。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一生的作品都被后人及其弟子收录在《论语》中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 , 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 ,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 ,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凡带上一点“束修”的 , 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 , 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 , 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
57赞·40,592浏览2019-03-07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 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意思)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 , (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 。不能调换 , 温故而知新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 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很抱歉,下面的就不会了 。孔子说:“我曾经整日的不吃饭,整夜的不睡觉 , 就是思考,却没有一点益处,还不如学习 。” 温故而知新的“温故”和“知新”顺序不能调换,因为只有不断温习旧的知识 , 才能有新的收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之间的语序不可调换 。因为只有学习,增长知识,才能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你探讨,而对于你发表的观点,别人不理解,你也不怨恨,才能称为君子 。
14赞·1,136浏览2018-03-07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是什么意思?
吾尝终日不食 ,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 , 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 , (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
71赞·2,376浏览
生发侧柏叶?教你简单生发方法_亲身经历...
根据文中提到的孔子为您推荐
南京市玄武区和印灵..广告
侧柏叶怎样生发?教你简单生发方法_亲身经历...
值得一看的侧柏叶相关信息推荐
南京市玄武区和印灵..广告
正在加载
评论
推荐阅读
- 浮云终日行的下一句
- 过午不食减肥法 过午不食减肥法一个月能瘦多少
- 鹅不食草民间叫什么 鹅不食草农村叫法
- 何不食肉糜是什么 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
- 何不食肉糜说明了什么 何不食肉糜反映了什么
- 过午不食一个月瘦多少
- 湘江里面有什么鱼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