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书的故事
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 , 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怨糯摹裰啤晃匏? ,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
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韦编三绝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 。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 , 因为没有人教 , 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 。他不耻下问 , 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 。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
那是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 。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 。称为“竹简”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 , 多则几十个 , 少则八九个 。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 。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 , 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 。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接着 , 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 。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 , 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 , 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 。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孔子的励志故事100字孔子之所以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等这些都与小时候勤奋读书紧密相连,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励志故事 , 供大家参阅!
孔子的励志故事:孔子勤奋读书的故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 , 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 。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 。你呢?”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 。不行 , 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 , 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 。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 。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 。可这声音越来越轻 ,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 。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 。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子读书的故事,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
站在旁边的哥哥 , 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
孔子的励志故事:孔子与算盘的故事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和算盘有一段很深的渊源 。
有一年,鲁国国君要选拔一个能为本国理财的人 , 大臣们认为孔子知识渊博,就推荐了他 。
谁知,孔子理财不是很顺利 。他每天一回到家,只会坐在椅子上叹气 , 眉头紧锁 。经常是旧账还没有算好,新账又来了 。眼看账目慢慢地增多,孔子的心急到了嗓子眼儿,整天吃不好,睡不香 。孔子的妻子看到孔子整天焦虑的样子,心里非常着急,很想帮帮他的忙,就问:“你是用什么算法算账的?”孔子说:“这很简单 , 都是些加加减减的 。”孔子的妻子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说:“每次在得到钱的时候,我都用一根绳子来计算 。每月得到多少钱,我就往绳子上穿上几颗珠子,而花去多少钱 , 我就会从绳子上去掉几颗珠子 。虽然方法比较笨重,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你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看 。”孔子一听,认为很有道理,就按照妻子说的办法去做 。几天后,孔子的妻子问他方法好不好,他回答说:“好倒是好,就是不到十的数字,加加减减还算十分方便 , 但如果超过了十就不好办了 。”孔子的妻子笑着说:“你怎么不会变通啊!你不会多用几根绳子,一根记一到十,一根记十到一百 , 依此类推,不就很清楚了?”
孔子听了妻子的话后,马上醒悟了 。他灵机一动 , 便挂上十根绳子,每个绳子穿上十个珠子,每天用来算账 , 既简单又方便 。鲁国国君来检查工作,看到孔子将账算得非常明晰,心里十分高兴 。
后来,人们依据这个道理,发明了算盘,并把孔子看作是最早发明算盘的祖师爷 。
【启示】
思想不能太僵化 , 只要学会变通,那么生活中许多看似难办的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
孔子的励志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 。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 。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 , 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 , 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
那时候 , 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 。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音zōu)人 。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 。孔子三岁上就死了父亲 , 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 , 把他抚养成人 。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 。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 , 对古礼特别熟悉 。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 , 他都比较精通 。他办事认真 。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 , 牛羊就繁殖得很多 。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 。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 。靠南宫敬叔的推荐 , 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 。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 , 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 。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 。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 , 结果齐景公没用他 。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 。跟随孔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 , 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 。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 , 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
在夹谷会议上 , 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 。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 。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 。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 。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 , 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 , 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 , 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 。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 。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
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 。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 。孔子被围困在那里 , 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 。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 。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 。《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他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 , 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推荐阅读
- 复印身份证上最重要的是要写明什么 复印身份证上最重要的要写什么
- 孔子和谐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孔子关于仁的观点,孔子仁的核心思想
- 孔乙己的六的生活片段
- 华为手机触屏失灵乱跳修复 华为手机触屏失灵乱跳修复的方法
- 装修 灵感 | 浪漫又实用的北欧风,美到了我的心巴上!
- 如何自己在家做蛋糕
- 一处不大的休闲区足以安放一颗有趣的灵魂~
- 华为手机屏幕不受控制乱跳 华为手机屏幕不受控制乱跳的原因
- 电木茶盘的优点 电木茶盘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