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人的因素 。
1、安全意识不强,麻痹思想、马虎草率行为 。
2、不使用或不当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3、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着装 。
4、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和交通违法行为 。
5、从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或非本专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机具 。
6、工作时精力分散,闲谈打闹嬉戏 , 图方便走捷径 。
7、对从事的作业安全隐患心里无底 , 安全措施没有掌握,没有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
8、身体状况不佳,心理异常 。
二、工作环境因素 。
1、不整洁的工作环境 , 噪音、烟雾、粉尘、震动、高温等 。
2、材料和工具堆放混乱无序 。
3、作业环境高噪音、浓烟雾、浓粉尘,昏暗视线不良,通风不好 。
4、多工种交叉作业,指挥无序,相互干扰,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
5、危险指示标志不清晰、不全或错误 。
三、管理不力因素 。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全 。
2、各级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违章指挥 。
3、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教育 , 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4、安全生产检查没有进行或存在形式主义 。
5、对员工反映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 。
6、对员工提出的安全生产建议没有反馈或置之不理 。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三违一、人的因素 。
1、安全意识不强 , 麻痹思想、马虎草率行为 。
2、不使用或不当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3、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着装 。
4、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和交通违法行为 。
5、从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或非本专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机具 。
6、工作时精力分散,闲谈打闹嬉戏 , 图方便走捷径 。
7、对从事的作业安全隐患心里无底,安全措施没有掌握,没有参加安全技术交底 。
8、身体状况不佳,心理异常 。
二、工作环境因素 。
1、不整洁的工作环境,噪音、烟雾、粉尘、震动、高温等 。
2、材料和工具堆放混乱无序 。
3、作业环境高噪音、浓烟雾、浓粉尘 , 昏暗视线不良,通风不好 。
4、多工种交叉作业,指挥无序 , 相互干扰,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
5、危险指示标志不清晰、不全或错误 。
三、管理不力因素 。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全 。
2、各级管理人员失职、渎职、违章指挥 。
3、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教育 , 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4、安全生产检查没有进行或存在形式主义 。
5、对员工反映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 。
6、对员工提出的安全生产建议没有反馈或置之不理 。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分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灼烫、淹溺、高处坠落、坍塌、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等原因 。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 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造成安全事故的四大因素是什么一、造成安全事故的四大因素有哪些
1、造成安全事故的四大因素有:
(1)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或强度不够等状态;
(3)管理上的缺陷 。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符合要求,人员安排不当、劳动组织不合理等缺陷;
(4)不安全的环境因素 。照明不足、通风不足,温度、湿度不良,过度噪音等因素 。
2、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二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
二、安全事故防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安全事故防范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
【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2、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 , 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
3、安全教育与训练 。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才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
4、作业标准化。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 , 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