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秋高气爽、全年昼夜温差大 。秋高气爽据我国古籍说:“八月节,阴气渐重 , 露凝而白也 。”从气候规律说 , 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 。全年昼夜温差大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这时,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 , 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天气也就越来越凉 。
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物侯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 , 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 。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
天气
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 , 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 。
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
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扩展资料:
秋分节气
秋分,秋季的一半,此后,北半球渐短,夜渐长 。秋分后,既要抓紧送粪犁地,积极备播小麦,又夹带收秋 , 是秋季最忙时期 。
农谚有“白 露早 ,  寒露迟,秋风种麦正适时”,“秋分分断根” ,  “秋分过五, 小麦入土”,“ 秋 天 弯 弯 腰, 强 似 春 天 转 一 遭 儿”,“ 初 一 不 下 盼十三, 十三不下一冬干”,“一年辛勤在于秋,粮不入屋不算收”, “三春不如一秋忙, 收不到屋里不算粮” 。
秋分前后,月 亮落地的变化, 将直接预示着来年年景的好坏 。俗谚云:“ 七月 十五早看天, 强似抽签问 神仙;月 亮落地接云彩, 年景好的说不得; 月 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粮食打不发 。”
在秋分时节 , 是传统的“祭月节” 。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现代社会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 , 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古时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的习俗 。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 , 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祈求福佑 。
白露的特点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白露前后 , 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 。
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 故名白露,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
白露季节有什么特点,白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白露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 。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 , 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 , 地面辐射散热快 。
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 , 名“白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