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何时在中国普及
小麦在公元前2000年传入中国 。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 。中亚的广大地区 , 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食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其后,从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传播 。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前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 , 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 。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 , 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 , 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
小麦哪个朝代传入中国,原先产自哪里小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国的 。
小麦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来源 , 小麦无论产量还是种植面积,都位居世界粮食作物的首位 。在国内,也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小麦传入之前,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的中国,粮食主要以长江流域的水稻,黄河流域的粟、菽、黍等为主 。
早在先秦时代,甚至上古三朝之前,小麦就已传入西北地区,商周时期在中原扎根,但是小麦在古代的中国 。历经了相当长的一段沉寂岁月,直到唐宋时期才真正在北方取代粟,成为了北方饮食的主流 。
其他的方面
古人很早就发现小麦可以用来做面食,做成面粉之后再加工的话,口感味道要好很多,只不过因为条件限制 。在石磨等出现与普及之前 , 古代要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依旧困难,效率非常低,所以直到汉朝时期,石磨等工具的普及,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麦的处境 。
汉朝时期小麦在北方超越了传统的菽与黍两种农作物 , 开始与粟并称,不过当时粟依旧是北方的主食 。小麦虽然不断兴起,却依旧位居其次 , 直到唐朝时期 。按照各地缴粮情况来看,小麦的产量仍旧要低于粟 , 也就是说粟到了唐朝还是北方的主食 。
小麦何时引进中国原先产自哪里小麦在先秦时代,甚至上古三朝之前,就已传入中国 。
大约一万年前,西亚新月沃地一带的人类开始采集野生的小麦作为食物,随后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对其进行选择与驯化,最终培育出了现代小麦的祖先,而早期人类种植小麦之后又过了数千年,小麦才传入中国 。
小麦传入中国后,商周时期在中原扎根,但是 , 小麦在古代的中国,历经了相当长的一段沉寂岁月,直到唐宋时期才真正在北方取代粟,成为了北方饮食的主流 。
如何种植小麦:
1、种植小麦时,需要选择颗粒饱满且品种优良的种子,再按照除虫药剂的比例配制农药,然后把小麦种子与配制好的农药混合在一起,最后即可把小麦种子放置在太阳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 , 并每隔一天翻动一次 。
2、小麦适宜生长在富含丰富有机质的土壤中,种植小麦时,需要选择地势较高且向阳的地面 , 再深耕一遍土壤,增加土壤中的透气能力 。
3、种植小麦时 , 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时进行 , 播种完成后,需要对土壤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促进小麦种子快速发芽 。
4、在小麦长出4-5片真叶时,需要对其喷洒2-3次叶面肥,增加小麦的粒重,而在小麦旺盛生长期间,需要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腐熟有机肥料,并且要定期向小麦的枝叶上喷洒多菌灵药剂,避兔植株感染病害 。
小麦是何时引进中国的,原先产自哪里小麦至迟在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已经传入中国 。
在历史文献中,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释义: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麦子都分不清 , 不能立为国君 。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 , 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小麦了,以至于当时的普通人都应该能够分得清大豆和小麦这两种农作物 。
当然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也已经出现了“来”和“麦”这两个字,“来”指小麦 , “麦”被释为大麦 。“来”字是个象形文字,本意应该是专指小麦 。
在古代粒食传统背景下,小麦和水稻、小米一样也许被煮着吃 , 很难下咽 。因此在北方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并不大 。直到秦汉,将小麦磨成面粉后蒸食成馒头,它的面积与产量才大大提高,并最终代替了粟与黍 。和西方烘烤的面包传统不同,馒头是中国蒸食传统的代表,和面条一样深得人心 。
扩展资料: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四大农业起源区对于世界的贡献基本有了定论,比如西亚贡献了小麦和大麦,中南美洲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非洲贡献了高粱,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则贡献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种植 。
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植物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 。
这个似农非农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 , 农业的起源并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 。
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 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 。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 , 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转变,为中华文明起源打下了经济基础 。
而最终来自西亚的小麦取代传统的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大格局 。
【小麦何时在中国普及,小麦哪个朝代传入中国,原先产自哪里】
推荐阅读
- 本科无学位如何补学位
- 如何快速抖出扬声器的水,手机喇叭进水了怎么办声音沙哑
- 科目二考完如何评价,科目二考完了之后干嘛
- 健康聊城电子健康卡怎么解绑,不小心注册了电子健康卡如何删除
- 儿童主题餐厅如何设计
- 如何禁止麦克阿菲更新
- 如何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步骤,洗衣机洗衣服的正确步骤视频
- 如何快速清洗小龙虾
- 椰肉怎样做椰子汁 如何用椰肉做椰子汁
- 如何自己做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