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天京事变吗?


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天京事变吗?


说到太平天国运动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太平天国运动实则是一场自救运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当然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了 。那么,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网友在问小编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天京事变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要明白,天京事变虽然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但不能反过来说,太平天国灭亡是因为天京事变 。
这,显然高估了天京事变对整个格局的影响 。要知道,太平天国存在14年,天京事变之后还延续了长达8年的时间呢 。
其实,无论有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都必然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兴起,并不是洪秀全搞出的拜上帝教多么吸引人(其实最开始打得旗号还有“练拳”,就是武术+传教),而是因为清政府本身搞得民不聊生,人们活不下去才会转投太平军,就是要寻个活路 。
以两湖地区为例,一年多就有几十万人加入 。有人说是因为太平军“裹挟”,其实不对,大可以跑嘛 。
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两湖地区人口过剩,土地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而且还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再加上天灾频繁 。
换句话说,人们加入太平军,并不是真的信奉什么拜上帝教,而是因为有饭吃 。其实,当年冯云山、杨秀清等人最早搞宣传时,就是许诺给贫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摆脱这猪狗不如的生活 。
天京事变后,有首歌谣这样唱:“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打起包袱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
这一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人们加入太平军的真实目的:跟着洪秀全闯一闯,万一推翻了清朝,打下了天下,就可以荣华富贵,起码可以翻身 。
所以,太平军里战斗力真正强盛的,还是原来的广西人,一场北伐就把大清朝搅了个天翻地覆 。那些后来加入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 。
尤其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扩军,简直如同儿戏,一味只强调军队的规模!对于那些来投降的清军,也没有淘汰和改造机制,导致后来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叛降浪潮!
所以,太平军动辄号称几十甚至上百万部队,其实只是个数字!
当然,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持续十几年,靠的是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将领,无论是杨秀清、萧朝贵,还是石达开、李秀成,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
但是,太平天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知识分子严重匮乏!
没有知识分子,太平天国就无法建立起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机制,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都是一片混乱,失败是迟早的事 。
(诸如:男女分营、毁掉家庭、恢复严刑酷法、成立删书衙等,都奇葩得很)
知识分子为啥不来?
原因很简单,太平天国推翻孔庙,还焚烧儒家典籍 。在很多读书人看来,这根本就是在灭绝传统文化 。
所以,他们不仅不会支持太平天国,反而采取坚定地镇压态度 。我们看,当时多少读书人投笔从戎,在一片乱世中成就自我 。
曾国藩写的《讨粤匪檄》大致道出了当时传统士人的心声: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 。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