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斩蛇起义:刘邦为什么起兵反秦?( 二 )


两人建议说:“您是秦朝的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这种反常的举动很难令人相信,更难使人跟随 。现在因为反抗秦的暴政而逃亡在外的本地人有好几百,您不如派人去招他们回来,威吓县内众人,大家就不敢不听从了 。”县令赞成他们的建议,于是萧何、曹参就派樊哙去请刘邦 。
萧何、曹参以及樊哙,全都是刘邦的老朋友,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是想架空县令,而拥刘邦为主,树起反秦大旗 。这一阴谋终于还是被县令看破了,紧闭沛县城门,不肯放刘邦进去,还满城搜杀萧何、曹参 。
萧何、曹参翻越城墙前往投奔刘邦,刘邦射了一封箭书入城,晓喻百姓说:“天下苦秦久矣 。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 。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 。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城中父老响应刘邦的号召,杀死县令,迎接他入城,并想让他当沛县县令 。
刘邦还待推辞,可是萧何、曹参那帮家伙都怕万一起义失败,全家都会被秦诛灭,大家都往后缩,谁也不敢当头领 。最终刘邦只好自称“沛公”,正式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召集县中青壮子弟,很快就聚集了数千兵马 。

刘邦斩蛇起义:刘邦为什么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7)十月,刘邦攻占胡陵(今山东金乡东南)、方与(今山东金乡北)两县,随即在丰邑击破秦泗水郡监的讨伐军 。十一月,又在薛县(今山东滕州东南)、戚县(今山东滕州南)击杀了秦泗水郡守 。
然而就在他的势力逐步壮大的时候,当年十二月,陈胜在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遇害,以章邯为主将的秦军开始了大规模反扑 。刘邦从丰邑、沛县一直转战到萧县(今安徽萧县)一带,兵马越打越少,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一个名叫张良的人才 。
张良字子房,是韩国旧贵族的后代,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人 。自从韩国灭亡后,他就心存报仇之念,曾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过秦始皇出巡的车驾 。他雇佣了一名大力士,手持铁椎奋力向秦始皇乘坐的马车掷去,可惜事先情报不准,只砸碎了副车 。秦始皇大怒,派人在附近大肆搜索了整整十天,张良无地存身,改名换姓,狼狈逃到下邳(今江苏宿县西北) 。
张良在民间蛰伏了将近十年,其间据说得遇“圯下老人”,传授他《太公兵法》 。圯就是桥梁,张良某日从桥上经过,见到一位老人不慎把鞋子落到了桥下 。老人很不客气地对他说:“孺子,下取履(鞋) 。”张良倒不生气,不但下桥去取了鞋子,还恭恭敬敬帮老人穿上 。
老人大笑而去,过一会又折回来说:“孺子可教也 。”要他五日后天一亮就到桥上来等 。张良如约前往,老人已在桥上,责备他说:“和老年人定约,你怎么能晚到呢?”约定五日后再见 。张良等了五天,公鸡才叫就去了,可还是慢了老人一步 。再约五天,这回张良学了乖,大半夜地就等在桥上,等了没多久,老人就到了,很高兴地给了他一本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
刘邦斩蛇起义:刘邦为什么起兵反秦?


关东起义烽火燃起,张良也聚集了百余名青年响应 。因为听说陈人秦嘉杀害了陈胜派去的监军,在留(今江苏沛县东南)立景驹为楚王,就前往投靠,路遇刘邦 。张良向刘邦讲起《太公兵法》,大老粗刘邦竟然一听就懂,张良叹道:“沛公殆天授 。”就跟从刘邦,做了厩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