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是如何挑起的 马邑设伏为什么被称为笑话?( 二 )


马邑设伏其实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大笑话,30万大军的行动怎么可能保密?无法保密的伏击战,怎么可能成功?军臣单于一开始倒是相信了聂壹的诈降,亲率十万骑南下,但等他到了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突然发现满山遍野都是牲畜,却没有一个牧人,终于起了疑心 。于是派兵夺取附近的汉朝哨所,捉了名小军官来询问 。这一下军事秘密彻底泄露,单于大惊,匆忙退走,汉军追赶不及,劳而无功 。事后,王恢畏罪自杀 。
马邑设伏是失败了,不但失败,从此汉、匈两家等于断绝正常的外交关系,进入战争状态,汉朝的北部边境更是危如累卵 。不过两国间持续数百年,直接决定双方国运的大战,也正是从这个大笑话开始的 。
元光六年(前129)冬,汉、匈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为关市反击战 。关市即指汉、匈边境上的通商贸易点,当时武帝面对匈奴对上谷郡的大规模抢掠,派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每路万骑,指示说:“击胡关市下 。”
此刻匈奴主力正在阴山以南活动,兵数比汉军要多,灵活性比汉军要强,战争的结果,只有卫青杀敌700,取得小胜,其余各路,公孙敖战败损失7000骑,公孙贺毫无斩获,李广竟然被匈奴擒获,后来在押送途中夺得马匹,单骑逃回 。

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是如何挑起的 马邑设伏为什么被称为笑话?


关市之战后,武帝和大臣、将领们总结教训,秣兵厉马,准备再次北伐 。此后,从元朔二年(前127)年起,到元狩四年(前119)止,8年间大规模发兵五次,终于转败为胜,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巨大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