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翻译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出自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翻译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出自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翻译: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 。庐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住在……上面 。出自《宋史·苏轼传》: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
原文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
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 。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翻译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出自】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 。”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 。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 。”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 。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 。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 。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