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1天之内,楼市又迎两个消息,央妈、房爸“出招”,房产走势已逐渐清晰?( 二 )


1.对于一些地方的乱象 , 新规对有关商品预售资金的监管进行了全国统一 。 说白了 , 不能出现房子在续建时 , 账户突然钱不够了 , 甚至被提前挪作他用没了钱 , 保证交付是第一位的 。
2.账户超出规定监管额度后 , 房企可以提出来自由使用 。 这一点对房企是有利的 , 因为当出现一些房企暴雷后 , 地方上把监管资金卡得死死的 , 反正就是拖着压着 , 不交楼就是不给 , 这下好了 , 按规定放行 。 不过 , 这里也给留了一个口子 , 那就是“拨付的节点由各市县城乡建设部门自行确定” 。 怎么说呢?如果当地的市场不是地方想要的样子 , 那么还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 这个就不展开了 。
以上两个消息 , 看似没什么联系 , 其实都是间接或直接与房地产有关 。 针对央行公布的1月份信贷数据 ,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点评认为 , 当下信贷内生需求不强 , 预计政策端继续放松融资限制 , 款信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 , 包括优质房地产公司、新老基建等均在其列 。 针对第2个信息 , 比较好理解 , 保交房是底线 , 在此基础上 , 各城市可根据自己市场冷热进行调节 , 对下行期的楼市 , 这自然也是一个利好 。

当然 , 对楼市的暖风频吹 , 好消息还不止提到的这两个 。 就在前两天 , 央行、银保监还发布了保障性住房不纳入房地产集中贷款管理 , 翻译成白话就是 , 假如原来房贷的总贷款不变的话 , 把保障房那部分贷款额度留给商品房 , 按知名博主刘晓博说楼市分析 , 这个规模起码是万亿级别的 , 未来可能达到两万亿或者更高 。 相当于为商品房市场注入资金 , 有利于房企的资金周转 , 带动市场回暖 。
此外 , 还有一个地方性的楼市调控政策迎来调整 。 据财联社2月10日报道 , 广州近期个别高端楼盘备案价突破14万元 , 要知道去年最高备案价也只有10万元 。 广州住建部门事后虽然回应限价没有放松 , 但也承认 , 是根据周边楼盘通盘考虑 , 动态指导价格 , 没有专门设置红线价格 。 文章也同时提供数据显示 , 广州1月份的供应面积和去化面积分别出现了下降 , 特别是成交面积下降了超过5成 。 这应该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一个楼市背景吧 。 因此 , 此政策虽然是地方性的 , 但可能对其他地方起到效仿作用 。
看到这里 , 有人可能就有意见了 , 怎么又回到依靠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了呢?答案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

相信大家也看到另外两则信息:
1.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 当地时间2月10日 ,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 , 超过预期值7.3% , 创下近40年最大增幅 , 也是该数据连续九个月达到或高于5% 。 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 , 核心CPI同比上涨6% , 高于预期值5.9% 。
2.根据中国经济网1月18日报道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撰文表示 , 我国就业形势稳定仍面临挑战 。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 , 比上年增加167万人 , 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招工难”“求职难”等一些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

从中看到 , 早早举起要加息的老美 , 1月份的通胀继续超过预期 , 还创造了198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 应了那句话 , 嘴上说不要 , 身体很诚实 。 其实 , 面对复杂逆向的经济发展环境 , 谁不宽松谁傻 , 后面即便加息 , 相信动作和幅度应该都很违和 , 各国都较着劲呢 。 前面提到的我们1月份的M2、社融和新增贷款数据均超预期 。 联想到我们要面对的经济发展环境 , 还有不断新增的就业压力 , 就房地产而言 ,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 , 直接从业人员1263万 , 直接靠房地产业务生存的建筑人员约4000万 , 当然 , 如果加上关联服务行业 , 那只会更多 , 如此 , 想必也不难理解近期密集的楼市信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