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由来,重阳糕的由来

重阳由来

重阳由来,重阳糕的由来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重阳糕的由来重阳节,人们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那是因为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 。
【重阳由来,重阳糕的由来】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9月9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
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的来历分别是什么1913年7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实施 。故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春节是1914年元月26日 。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
重阳节的来历的故事是真的传说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重阳节的来历要30字重阳节在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到,九月九日谐音近意流传为“久久”的意思 。
重阳节自古就有,来历流传颇多,其中桓景的故事较能信服 。传说他九月九日拿师傅所赠的茱萸叶、菊花酒驱瘟魔救了百姓,后来演变成了九九重阳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