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 。“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 , 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 , 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 。人只有实现在道德 上的自主 , 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 , 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
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 。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 “仁人君子” , 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 , 同 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 。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 。要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恕、忠、孝、悌、节、仁、义、礼、恕、勇、让、智、信等十三个方面 , 儒家的思想核心介绍如下: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儒家思想核心:恕
恕: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
二、儒家思想核心: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
三、儒家思想核心: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 , 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 , 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 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 , 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 , 乃大逆不孝 。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 , 儿女应该婉言规劝 , 力求其改正 , 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然而孔子论孝 , 还讲"父母在 , 不远游"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可谓孝矣" , 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 , 《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 , 三日不举火" , "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 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 。孝观念 ,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 , 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 , 也有一些合理因素 , 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 , 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 , 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
四、儒家思想核心:悌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 , 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 , 把悌与孝并称 , 视之"为仁之本" 。
五、儒家思想核心:节
节:气节和节操 。、社会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 。对内 , 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 。对外 , 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敌侵犯时 , 能挺身而出 ,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 坚持斗争 。乃至献出个人生命 。《荀子.君子》:“节者 , 死生此者也 。”、又称“贞节” 。为封建时代约束妇女的道德规范 。即要求妇女谨守闺门 , 不与男子接触 , 婚后要“从一而终” , 夫死不得再嫁 , 要为丈夫终身守节 , 甚至殉夫 。《二程遗书》卷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 , 失节事极大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 , 要断定节烈这事是:极难 , 极苦 , 不愿身受 。然而不利自他 , 无益社会国家 , 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 , 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