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处罚信息 , 北京搜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白家庄分公司等15家公司 , 存在向终端用户加价收取电费、以电力改造服务费的名义向终端用户收取增容费用 。 因违反《电力法》的相关规定 , 被北京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同一天警告并罚款 , 罚款金额合计1.15亿元 。
无独有偶 , 早在2021年12月 , 北京搜厚物业上海分公司、上海第二分公司等7家分公司也因涉嫌在负责终端用户的电费代收代付过程中多收电费 , 违反了《电力法》相关规定 , 被罚款8664万元 。 据天眼查APP显示 , 北京搜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背后的大股东就是SOHO中国 。
面对旗下业务频频爆发危机 ,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早已放出了信号 , 表示公司遇到了困难 , 七折打折销售物业方就是其“救场”的重要一步 。
事实上 , 从2014年开始 , 潘石屹就频繁出售在中国的非核心资产 , 甚至否定了自己在2018年说过的不再销售旗下物业的言论 , 似乎并不在意被打脸 。
值得注意的是 , 潘石屹在卖资产之余开始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潘石屹在美国布局频繁 , 开展了多次投资 , 不过这一消息并未被证实 , 但行业内还是爆出了“潘石屹要跑路”的传闻 , 不过这一传闻也只是猜测 。
物业变现能力有限 , 7折变卖资产还未结果 , SOHO中国如何度过艰难时刻迎接未来 , 似乎只能将主动权交由市场来决定 。
物业前途可期 , 独立发展是前提虽然物业的变现能力有限 , 但也是房地产商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和增长曲线 。
并非所有房地产商都已到了变卖“未来”的地步 , 也并非所有物业公司 , 都像恒大一样受到到关联公司/合作伙伴的“背后一刀” 。 各大房地产商除了出售资产外 , 将物业分拆上市获得融资 , 也是“自救”的重要手段之一 。
然而 , 现实总是残酷的 , 优质资产谁都想投 , 但真正的优质资产又何必通过上市融资获得生存的“权利” 。 不过几乎毫无底牌的房地产商们似乎也别无选择 , 离房地产最近的物业 , 似乎成了房地产商们最适合转型的业务 。
比如曾号称物业不上市的万科 , 其物业万物云也在3月7日递交了发行股份审批材料 , 又比如2022年第一家上市的金茂服务 , 虽然上市即破发 , 盘中最高跌幅曾达35.38% , 但也算是在物业上市大潮中跻身而出 。
但将物业分拆上市的关键在于撇清与母公司的关联 , 与母公司划清界限 , 通过上市决定自己的未来 , 哪怕只是在形式上做到 。 否则即
不少企业都在为物业上市努力 , 但上市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 与母公司划清界限也并非易事 , 需要提前布局 , 但不少企业似乎并没有做到 。
比如于2022年3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融汇悦生活 , 作为在2021年中国百强物业管理公司排名第50位的老牌企业 , 其近三年逾九成物管收益来自母企 。
又比如 , 在3月22日发布公告 , 表示建议分拆力高健康生活有限公司的力高地产集团 , 有业界猜测 , 其物业公司分拆上市的背后 , 或许是为了减轻财务压力 , 负债总额连年攀升的力高集团 , 急需获得充盈的现金流收入 , 减轻母公司的财务压力 , 不过这仅限于猜测 , 并不代表力高集团的真实目的 。
作为轻资产的物业 , 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 但背后的母公司能否在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将其推向市场 , 获得资本的认可 , 仍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工业化|在天津,坑比楼多,冷静才是最重要的品质
- 肥西|想买房的家庭注意,什么时候买房更划算?7大时机别错过
- |2022年,房产中介或“全面取消”?央媒发声定调,房产走势已明朗
- 契税|买住宅还是买公寓,你确定你想好了吗?
- 止逆阀|房子装一半就不想要了?这些细节问题没处理好,新家秒变“心病”
- 房产中介|这些城市,房子盖的太多了
- 毛利率|死性不改!潘石屹又被罚了1.15亿!
- 中式别墅|要想拯救国内经济,首先要拯救房地产?
- 广州市|开发商出价800万想让她拆迁,她一口拒绝10年都不搬,她图什么?
- 北京市|【北京四合院出售】想不到在热闹的交道口,还能有这么古香古色的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