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同感是什么意思

2019年7月1日 , 中山大学禾田哲学讲座现象学核心概念系列讲座第四讲于南校园锡昌堂103室举行 。主讲人为波士顿学院教授、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 , 莫兰教授以“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Empathy and the Awareness of Other Persons)为题作了精彩的讲演 。本场讲座主持人为朱刚教授 , 由江璐副教授负责现场口译 。
莫兰教授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追溯同感概念的发展史 , 尤其是经典现象学家对它的讨论 。在讲座中 , 莫兰教授对从休谟、亚当·斯密等最初讨论同感问题的哲学家到现象学哲学中的利普斯、胡塞尔、舍勒、施泰因等人的相关思想逐一进行介绍 。

同感和对他人的觉知 同感是什么意思


莫兰教授首先从前面几讲中提到的意识的几个不同层次导入主题 。他指出 , 时间意识是体验流的最低层次 , 包括自我在内的一切层次都是以此为基础被构造起来的;第二讲中提到的统觉 , 正是将视觉、触觉等不同知觉连结起来的可能性 , 这就构成了多模态感知的综合(syntheses of multi-modal perception) , 由此也开启了对客体和空间性的经验 。如果说对客体的构造是经由重复的再-认同(re-identification) , 那么接下来的一步就涉及到我们如何进入经验的共享世界(the share world of experience) , 亦即有着其他主体的世界 。莫兰教授本讲的主题就是从自我的经验到另一人经验的运动即Einfühlung“同感”——这一从德国心理学而来的专门概念 。
同感(empathy)对人类生命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 它能帮助我们领会其他主体的感受、情感等 , 是我们对他人关心感(sense of concern)的基础 , 例如医生必须对病人抱有同感 。莫兰教授区分了英语中的empathy和sympathy两个不同概念:empathy意味着我不必拥有和他人一样的感觉 , 而sympathy则意味着我和他人有同样的感受 , 从两个词的希腊语词源来看 , 前者强调“和……一同感受”(feeling alongside with) , 而后者强调感受进他人之中(feeling into the other person) 。
莫兰教授指出 , 同感这一研究主题在今天得以复归了 , 但在过去很多年间 , 同感一直被科学界所忽视 , 尤其受到主张研究外在反应而轻视人的内在活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排斥 。但自1960年代开始 , 得益于认知科学的发展 , 对同感的研究和讨论得以恢复 。莫兰教授提到英国一位名叫Simon Baron-Cohen的心理学家 , 这位学者做了很多与自闭症阈值有关的研究 , 这一类人群的典型症状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或者无法读懂社会情境 , 他们即使在亲人去世的现场也无法与周围人悲伤的情绪形成共感 。对自闭症患者的研究说明了同感这一现象的复杂性 。正如梅洛-庞蒂指出:最好的做现象学的方式是看那些患病的或正常功能受损的人在生活中缺失了什么 , 对自闭症阈值的研究正是出于同样的思路 。
在现象学领域 , 利普斯、胡塞尔、舍勒以及施泰因等人都对同感这一问题的研究作出过贡献 。胡塞尔等现象学家强调同感不应被理解为某种推论或某种推理过程 , 在同感中我们直接捕捉他人的感受;其次 , 现象学强调同感不是某种模仿 , 不是对他人感受的一种反射 , 模仿只是一种特定的理解方式 。因此现象学家会认为同感是一种对他人感受的直接当下的感知 。正如梅洛-庞蒂在《符号》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 我在与他人握手时所进行的当下觉知正如我感受我自己的身体那样 , 这涉及到一种身体间性(intercorporeality) , 而这种身体间的觉知构成了同感的基础 。
莫兰教授紧接着谈到“同感”一词的起源 。事实上 , empathy即德语的Einfühlung是于19世纪末由利普斯(Theodor Lipps)发明出来的一个新词 。尽管empathy与sympathy在词义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 但最初与同感问题有关的描述是以“同情”出现的 , 例如在休谟那里 , 同情被解释为一种印象/观念 , 且休谟强调对这一现象的考察“必须回溯到它的第一原则” , 这在本质上和胡塞尔的做法是一致的 。与休谟同时期的另一位苏格兰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试图将道德感奠基于同情 。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 , 我们对他人的遭遇产生同情是基于我们辨识他人情感的能力 。莫兰教授认为 , 即使是最恶劣的流氓或罪犯也拥有这种同情他人的能力 。莫兰教授指出 , 亚当·斯密在这点上和舍勒的看法相同 , 二人都认为同情或同感并非只是道德高尚者特有的基础能力 , ——因此舍勒反对将同感作为道德的基础 。亚当·斯密对同情的解释属于前面提到的“模仿”一类 , 他以观众观看走钢丝表演时的表现为例:观众会下意识随着走钢丝表演者摆动身体这一现象表明我们对他人行为或情感的一种模仿 , 而这一模仿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我们想象他人的可能情感 , 且这种想象只有从我们自身的感受出发才能够实现 。莫兰教授指出 , 这是对同感或同情相当常见的解释 , 即认为我们是通过模仿使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或思考 , 进而把握他人的情感 。然而 , 现象学家会认为 , 尽管这种模仿可能构成感知他人的一种特定方式 , 但它并不等于真正的同感 , 也不能解释同感的可能 。亚当·斯密的想象理论同样会遭到现象学家的批评 , 因为这种想象并不意味着我理解了他人的感受 , 在这种想象中我体会到的依然只是我自身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