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什么?

! “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我国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的意思就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 。“露从今日白”是说时令,从侧面描写环境,在本诗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霜露寒冷,自然想起故乡和亲人 。“月是故乡明”则是作者自然流露出来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 。此诗首联与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乱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所,杳无音信,于是思念牵挂之心油然而生 。特别是入秋后进入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离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尾照应,承转圆熟 。结构严谨,语言精炼 。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什么?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什么?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单从这两句理解的话,大致意思就是“从今天夜里开始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呢还是故乡的明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 。但是知道整首诗的人,应该知道作者想表达的不只只是乡愁,还有一种忧虑 。
我们先来看看整首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什么?】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这首诗整体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句是“戍楼更鼓声断了往来的行人,边塞的秋天里有一只大雁在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亮 。有兄弟但是已经分散到了各个地方,也没有家所以没办法问到是生是死 。寄往回家的书信常常送不到,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战乱的时候 。”
整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作者是在战乱不断,远离家乡并且还不知道兄弟生死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所以不能用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类的思乡情怀的诗去做比较 。因为杜甫在诗里表达的思乡,其实更多的是忧乡,他在忧虑兄弟怎么样了,也在忧虑家人怎么样了 。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
依据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作答,当时盛唐时代,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重在道行 。古人写诗的目的往往载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事上往往用虚构手法,把其中蕴含的道理表达出来 。
“戍鼓断人行”,戍鼓指战争打仗的鼓声 。借指争吵是非 。整句就是是是非非,争吵不利于行人修行;“秋边一雁声”秋边是指寒秋,借指世间苦 。一雁指一个有抱负,深略雄志,明白事理的人 。整句意旨为,苦苦岁月里还遇上一位贤圣大士,给行人讲经说道 。“露从今夜白”,好像普降甘露一样,从此以后明白了道理 。“月是故乡明”,行人要归本还原,回头是岸,才能明心见道啊!“有弟皆分散”意念家兄弟分散,没有完整的家 。“无家问死生”,没有人能关心生老病死事宜,没有人为守孝送终 。“寄书长不达”,虽然有通讯,但还是不尽事宜啊!“况乃未休兵”家亲不在一起,何况世事纷杂,功利纷争,障碍烦恼的时代,迷雾重重,在外劳碌奔波,难破无明,失去根本,不利于家亲和睦,行道,明心见性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