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心理因素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心理因素】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心理因素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心理因素
在现今社会 , 许多家长都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但家长的严格要求 , 学校的严格规章制度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 稍不顺心就会郁郁寡欢 , 严重者往往产生叛逆心理 , 做出叛逆行为 。 因此 , 针对中学生众多的叛逆行为 , 我们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教育政策 , 帮助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这个叛逆期 , 促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教育专家认为中学生处于身体生长的高峰期 , 自我意识也高速膨胀 。 然而 , 他们心理的发展却跟不上生理的发展 , 他们自我意识在加强 , 总想自己独立 , 不依靠父母 , 在经济上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 , 这就导致了青少年中学生生理跟心理的矛盾 。 因此 , 我们常说青少年中学生正处于 “心理断奶期” ,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矛盾 , 那中学生就有可能走上歧路 。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1、父母教管方式的不当 。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 , 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行为 。 有的家长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 , 要么娇宠 , 要么严厉 , 甚至体罚 , 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形成偏激的心理 。 他们一旦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心理发展高峰的青春期 , 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特别敏感 , 极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 父母的关系、家庭气氛等对学生的叛逆心理也有影响 。 如果父母关系紧张 , 时常争执 , 家庭充满矛盾时 , 学生会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产生叛逆 。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心理叛逆的易发群体 。
2、学校或老师教育的原因 。
目前大多学校依然只看重学生的成绩 , 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应试的教育制度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开展 。 有些老师偏好成绩好、平时表现佳的学生 , 他们偶尔违反纪律 , 老师也会适当偏袒 , 其他的学生肯定会有不满 , 即使他们没有把话说出来 , 也会以顶撞老师、课堂开小差、阳奉阴违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内心不满 , 久而久之就产生逆反心理 。
3、成长阶段的引导不力 。
众所周知 , 青少年中学生的叛逆行为是和年龄相关的 , 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必经阶段 。 中学生自我意识成长 , 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 不再盲目听从父母或老师的话 。 作为教师 , 我们要理解他们这种心理 , 要好好引导、耐心教育他们 。 但有的学生因为从小被娇惯溺爱 , 任性叛逆 , 即使出了错 , 父母或老师也不加以纠正 , 放任自流 。 待到长大后习惯已成自然 , 要改也就难了 。
二、如何消除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1、学会沟通 , 以身作则 。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因素除了青少年自身生理的发展之外 , 还有家长、老师和朋友对他们的教导或态度 。 作为老师或父母 , 我们要学会超脱自己师长的角色 , 以朋友的身份来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 ,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们叛逆的根源 。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领袖而不是监工;教师应以身作则 , 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模仿的榜样 。 ”作为老师 , 应该处处、事事以身作则 ,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 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引 , 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 青春期是形成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时期 , 而父母是中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老师 , 如果父母没有作好榜样 , 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以父母不好的行为为学习对象 , 形成叛逆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