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3月10日 , “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靠港三亚 , 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覆盖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潜科考航次 。 本航次中 , “深海勇士”号在高海况、海底地质环境复杂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热液区 , 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载人深潜作业的新纪录 。
深海潜水器被认为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 , 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 , 相关技术的进步将促进深海装备配套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 。 2017年科技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到的重要目标 , 就是开展潜水器谱系化工程 。
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 , 再到万米载人潜水器 , 规划实施以来 , 我国潜水器谱系化工程有序推进 。
“蛟龙”将重返马里亚纳海沟
2012年 , “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最大设计深度海试 , 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 , 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 。 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 , 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计划用5年时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 , 完成其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
5年来 , “蛟龙”号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 , 共成功下潜158次 , 搭载经过培训的科学家等“乘客”下潜到海洋深处 , 开展现场勘查研究 。 此前 , “蛟龙”号的母船是已届退役年限的“向阳红09”船 。 而今年7月 , 大修与技术升级后的“蛟龙”号所搭乘的母船将改成“深海一号” , “蛟龙”号也将重返马里亚纳海沟 。
在2018年12月举行的“深海一号”下水仪式上 , 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主任刘峰说 , 这是我国首艘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和国际化原则设计建造的全球级特种调查船 , “蛟龙”号与新母船相配合 , 将显著提升我国精细探索大洋资源环境的能力与水平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告诉采访人员 , “蛟龙”号重返马里亚纳海沟会开展为期约40天的适配式海试 , 预计下潜深度7000米 , 共10个左右潜次 。 之后 , 潜水器将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 “深海一号”将携“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盆 , 执行中国大洋56航次任务 。
【中国载人深潜:向海底一万米进发】“深海勇士”国产化率达95%
下潜深度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种象征 , 深海潜水器国产化程度和运行能力的提高 , 是确保深海探索能力的关键 。 作为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 , 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的研发目标 , 是在“蛟龙”号研制与海试的基础上 , 推动我国大深度潜水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国产化、功能化、谱系化 , 并带动深海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 。
2017年底 , 课题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 2018年 , “深海勇士”号完成87次下潜 , 不仅超过了美国“阿尔文”号2018年度下潜次数 , 还创造了我国潜水器年度潜次纪录 。 2019年2月23日 , “深海勇士”号在中印度洋洋脊热液场完成了第150次下潜 。 依据经费额度计算 , 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率达到95% , 这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 提高了科考性价比 。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博士李季伟认为 , 在2018年航次中 , “深海勇士”号对极端海况环境的适应性、全时段作业能力大大加强 。
在南海科考航次中 , “深海勇士”号在19天里连续下潜 , 总计完成20次下潜 , 并首次创造了52小时内连续下潜4次的纪录 , 这包含1次六级海况的布放和回收 , 3次夜晚布放及回收 , 目前在国际上只有俄罗斯具备夜晚布放与回收的能力 。
推荐阅读
- 美国在中国有多少领事馆 美国在中国有哪些领事馆
- 4.6万吨!中国刷新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 中国“风云”感知“一带一路”新气象
- 花名称大全 花的名称大全
- 七字代表什么意思 五是什么意思
- 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成功完成达速测试
- “中国天眼”疫情期间科学产出不停摆
- 生物专业大学排名中国 中国生物专业大学排名
- 中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基因差异有多大?
- 中国大学排名完整 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