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篇文章让你看懂土地的内在逻辑,看清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杭州|一篇文章让你看懂土地的内在逻辑,看清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文章图片

杭州|一篇文章让你看懂土地的内在逻辑,看清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文章图片


前几天有个小伙伴让我说说房地产相关的土地问题 , 土地这个东西 , 其实在大家的脑海里存在感不足 。 不过最近南京、苏州等地的土拍还是在有惊无险中全部被拍走了 。 主角也如大家预料的一样 , 基本都是国央企 , 其实这也是高层在传达一种信心 , 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信心 。 土地政策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 ,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要从土地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说起 。
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化
夏商时期 , 统治阶级主要是神权和王权结合 , 百姓相信的是天命共主 , 那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体系 , 土地归君王所有 , 上古君王对土地的控制力度非常弱 。 后来周朝推翻商朝之后 , 怕自己的统治也会重蹈夏商的覆辙 。 由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周公在全国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简单来说 , 就是你父亲打下了江山 , 把你们七大姑八大姨都安排到各个地方做那里的王 。 你被安排在了鲁国做君王 , 那里的土地、百姓、赋税等都归你所有 , 土地你可以再分给你的儿子、孙子 , 收赋税也是同样道理 。 这就是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家天下的雏形 。

诸侯分封制、宗法制
不过经过几百年的朝代更迭发展 , 你父亲后来的N辈子孙给更多的人分配了土地 , 最后自己手里没啥土地了 。 这会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天子手里没有大家最想要的东西了--土地 。 大家也就不怎么听他的话了 。 西周还好 , 各个诸侯还能从周天子那里得到点好处 , 听从周天子的差遣 。 到了东周 , 周天子基本就是摆设了 ,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在东周晚期开始发生的事 , 春秋争霸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发生的 。 后来大家熟知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学的东周晚期齐桓公 。
也就是说没了土地 , 君将不君 , 王将不王 。 到了战国 , 天下就没了周天子 , 整个春秋和战国都在围绕着土地进行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兼并战争 。 后来战国时期的秦国实行一项土地制度:按照战场杀敌的人头数来封赏爵位和土地 , 把割下敌军的耳朵数作为计数标准 , 士兵们在战场上看到的敌军在他们眼里都是爵位和土地 , 军队作战勇猛 , 整体实力大增 , 后来的统一六国也就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
后来封建王朝始终围绕着家天下的逻辑运行 , 也都摆脱不了四五百年的统治周期魔咒 。 不过中间也不乏打破这种魔咒的变革做法 。 比较经典的是清王朝的雍正帝 。 在上位初期 , 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 , 一体纳粮” , 之前的政策是官绅和地主是不需上交多少赋税 , 不但使朝廷财政负担落在穷苦百姓身上 , 而且国库空虚 。 新政的推行要求所有人 , 不管你是官员、地主、百姓 , 按照所占有的土地平等上交赋税 。 经过雍正十几年的励精图治 , 清朝的国库才再次充盈起来 。 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 , 其实雍正的作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没有他 , 清王朝将会衰败得更快 , 也许历史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演进 。
以上都是农业时代 , 土地对于政权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 何为天下 , 得土地者得天下 。 不过辛亥革命之后 , 家天下的模式被打破 , 土地的变革也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发生剧烈的动荡 。
失落的一百年转折:从“土地革命”到香港土地批租制的传承与改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