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什么时候死的,如何死的,死的时候是否要见宋公明哥哥一眼,谁也不知道 。因为,《水浒传》读不到这个情节 。施耐庵的《水浒传》只剩下梁山好汉大聚义之前的故事,后面的都是续书 。当然,续书也可以写鲁智深之死,“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就写了花和尚的归宿 。
不过,从续书的这个回目看,根本就不对仗,文理不通,绝不是施耐庵所为 。绿野老道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还认为,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段故事,恐怕是续书的续书,最早版本的“水浒传”没有这一段 。此话怎讲?
续书改写鲁智深的命运
《水浒传》最早的刊印本大约出自明嘉靖时期,但这个本子据说只剩下五卷残本 。而现在通行本的母本,应当是明万历三十年左右刊印的容与堂本 。从现在来看,这是个百回本的“水浒传” 。但是,从文本信息看,这个百回本也不太可靠,佂辽的故事应当是后来加进去的 。这一点,可从书中标注的时间便可轻易得出结论 。
“宋公明破阵成功,宿太尉颁恩降诏”这回书说,梁山好汉破辽成功后,宋徽宗颁诏接受辽国投降,诏书的落款日期是“宣和四年冬月日” 。
(这回书的回目又是极不靠谱,明明是宋徽宗颁恩降诏,却写成了宿太尉) 。
到了鲁智深坐化的那回书,宋江、卢俊义上表宋徽宗,落款的日期是“宣和五年九月日” 。两段故事之间,相隔只有十一个月,梁山好汉如何去打田虎、王庆?
而且,按照历史顺序,梁山征方腊是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三月至八月 。攻打辽国则是在宣和四年的时候 。因为初刻本先有了征方腊故事,梁山好汉死伤殆尽,便不好在方腊事之后,续上佂辽故事 。所以,出现了时间上的颠倒,以及时空方面的大漏洞 。
从这几个文本细节来看,佂辽的故事是续书的续书 。因为有破大辽这么一段,所以,又引出了宋江五台山参禅,智真长老给鲁智深下第二道佛偈的情节 。为照应智真长老的第二道佛偈,又在征方腊故事后,再续一段鲁智深坐化的故事 。
此处,稍微解读一下宋江五台山参禅故事中十分滑稽可笑的情节,来预分析一番鲁智深死前是否要见宋江哥哥一眼 。
却说宋江等人到了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一见鲁智深,开口便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这是很滑稽,也很可笑的一句话 。鲁达剃度时,智真长老亲赐法号“智深”,是以师兄弟辈分对待花和尚的,如何又改称徒弟了?回看施耐庵的《水浒传》,智真、智清从来就没把花和尚叫做徒弟,都称呼他“智深”,显然是以师兄弟之礼相待,他们三人是平辈的 。
续书的续书不懂前七十回内涵,臆想智真就是智深的师父 。所以,智真叫智深为“徒弟”,这是隔辈的关系,乱了套了 。这样一写,就改变了鲁智深的命运,为鲁智深坐化预埋了伏笔 。
续书不可信,自然,写鲁智深死去要见宋江一眼,也是值得怀疑的 。
那么,到底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写得有道理,还是“水浒传”更符合文本逻辑呢?
鲁智深的命运早有伏笔
智真长老在宋江参禅时晕了头,稀里糊涂的忘记了自己与智深平辈 。所以,也是稀里糊涂的自己打脸,赐给花和尚第二道佛偈,否决了当初“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的预言 。
推荐阅读
- 养羊种麦反映出鲁滨孙的什么特点
- 刘彻的妻子有哪些,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册封过多位皇后,为何后宫善终的却没几位呢?
- 刘巴为何比诸葛亮牛
- 鲁班尺上的字,2580毫米鲁班尺上是什么字?
- 鲁迅的二心集是什么意思
- 求人物描写鲁迅等名人经典的
- 求双男主动漫
- 求水浒传里对鲁智深的外貌描写
- 面条碱性还是酸性食物,鲁王面条是碱性还是酸性?
- 《水浒传》中,鲁智深坐地圆寂,若在现代社会,医生得给鲁智深写死亡原因,要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