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经典典故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这样的例子太多,越王勾践尝粪 。韩信胯下之辱 。司马懿穿女人衣服 。高祖有白登之围,日后才有平定匈奴之能 。唐王有灞桥之辱,才有剿灭突厥之功 。可以说啊,凡是能忍的,都是“凶残”之辈,今日他忍的越久,他日他报复起来就越狠 。凶残之辈不一定都是能忍耐的人,但能忍耐的人基本上都是残忍之人 。从某一方面来说,应该离这样的人远一些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经典典故


提及小不忍则乱大谋都会提及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给夫差当了两年的奴仆,真是到了忍到了极点,忍无可忍也在忍,勾践所有的忍辱负重的意义都不在于活命,而是为了成就霸业,如果夫差 把勾践放了,而另立新君 。勾践绝对不会苟活 。成就王霸之业是勾践忍耐的意志,但他一旦成事,和他共苦的都必须去死,包括他是王后,也就是说他可以忍受苦难,如果成事以后 。富贵必须由他一人享受 。但绝对不会允许有人与他共同分享 。他的残忍和忍耐是一样的 。都说勾践可以够患难,不可共富贵 。这个说法不确切,勾践的作为就是他不能人看到他屈辱的一面 。也就是说勾践太自卑 。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经典典故


韩信一代战神,大战略家,为何会有胯下之辱这样的事,而且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再次见到这个泼皮之后,却是善待此人,为何?韩信贵族出身,没有谋生技能,当时连饭都吃不饱,衣服度穿不上,但他的志向抱负还是有的,他的落魄和行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肯定看他不顺眼,有点膈应人,泼皮让他从跨下钻过切,而韩信之所以钻,就在于他承担不起杀人的后果 。所以才受此胯下之辱,他选择了忍,文韬武略不能当饭吃,当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一切都无从谈起,又如何有能施展才华,生存吃饭永远是第一位的 。也既是说,韩信把生存第一位了,他还有抱负 。韩信从卑微平凡中奋起,成就一番伟业的,前后形象反差如此巨大的 。历史也就韩信一个了 。忍难之事 。成就难成之事 。韩信太具有传奇色彩了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经典典故


朱棣,装疯卖傻换来时机,最后成为明成祖,文王姬昌被囚七年,而后奠定大周八百年基业,孙膑忍辱负重,干受膑刑为残疾,而成大事,伍子胥逃亡他国、沿街乞讨,最后鞭尸平王八百鞭 。可以说啊 。历朝历代史书不绝,成大事的必能要忍,装龙像龙,该装孙子就装孙子 。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历史上小不忍乱大谋的典范,莫非曹阿瞒 。曹阿瞒,姓曹,名操,字孟德,脸谱白色 。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裹挟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二年,曹操打着皇帝的名号,南征宛城张绣 。张绣本来就一软蛋,来回打了几个败仗,张绣就带着所有部下投降曹操了 。
曹操打了胜仗,志得意满,喝高了点,情绪有点奋亢 。外出出征,又没带家眷,夜晚来临,曹操是有点孤枕难眠呀 。就问跟前人说,这宛城里有没有青楼之类的,可以休闲娱乐的呀?
曹安民(曹操侄子)经常跟在曹操左右,当然知道曹操喜好哪一口呀 。
“张济留下个寡妇媳妇,长相那个俊呀... ...”
“甭废话,麻溜的整过来 。”
一会儿,曹安民真弄来一中年美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