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家庭内部教育保持一致,家庭成员如何保持教育一致性

家庭大量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 养成学习习惯和兴趣 , 而非一味地抓文化知识学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 , 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你们不同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 我就不去做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做到有机衔接?幼儿是家人的心肝、是天是未来 。
如何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如何使家庭内部教育保持一致,家庭成员如何保持教育一致性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不仅将人格发展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 , 还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 即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 , 从新生儿到成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 也就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 。婴幼儿教育从新生儿到1.5岁左右的属口腔期 。孩子完全处于最原始状态 , 而且原始性主要集中在口部 。
从口腔中获得快感是孩子的特点 。恰当地控制吃奶、吃饭是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 。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 , 既要照顾孩子的快感满足 , 又不能一哭就送上奶或饭 。使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儿童教育从1.5岁到3岁 , 属于肛门期 。此时的孩子对粪便排泄能获得快感 , 在这段时间里 , 父母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 , 加以训练 , 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从3~5岁 , 属于性器期 。孩子从开始时认为男女是一样的到不一样的认识 , 有恐惧也有疑问 。此时 , 是角色认同的大好时期 。少年教育从6到12岁 , 属于潜伏期 。孩子朦胧中产生道德感、美感、羞耻心理 , 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得到快速发展 , 是人压抑产生的开始 。此时 , 应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 用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转化压抑或升华道德感和美感 。
生殖期是青春期到成年期 。孩子的思维、性格逐渐成熟阶段 。中学生教育所以 , 从弗洛伊德人的人格、心理发展不难看出 , 家庭教育 , 是根据孩子每一个阶段成长需求和特点进行教育的 。家庭大量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 养成学习习惯和兴趣 , 而非一味地抓文化知识学习 。从新生儿到成人 , 是一个抱着走路、牵着走路、拉着走路、看着走路的发展过程 。
【如何使家庭内部教育保持一致,家庭成员如何保持教育一致性】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才能使孩子进步?
如何使家庭内部教育保持一致,家庭成员如何保持教育一致性


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这是中国人普遍的信仰!那么怎么样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进步呢?我先讲一个身边的例子 , 我的堂弟15岁 , 马上就是初中毕业了 。他妈妈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 。做作业的时候坐在旁边盯着看 , 做不出来就说 , 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 做这么慢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就要问邻居的小孩考得怎么样 。回到家就对堂弟说 , 你看某某 , 英语考了110几 , 数学考了 。
100多 , 你呢?读书读个什么鬼啊!周末有一天半时间是在补习班度过 。有一次他妈妈发现他躲在被子里玩手机 , 手机都把它摔碎了 。结果两个人打大出手 。但是在生活中 , 却对堂弟无微不至 , 吃好的 , 用好的 , 十指不沾阳春水 。我看着我弟 , 真心觉得好可怜 。其实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生活中并不少!中国的家庭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 , 所以一直在探索怎么样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