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qima( 二 )


3.熟花生米去皮切碎 , 葡萄干切小粒 , 其它馅料准备好 。
4.把切碎的花生米、葡萄干、白糖、黄油放入碗中 。
5.筛入熟面粉 , 加蜂蜜 。
6.用手搓匀成馅 。
7.把面团搓条后分割成剂子 , 分别搓圆 。
8.取一个剂子捏成灯盏窝装 , 中间放入馅料 。
9.把口收紧搓成水滴状 。
10.再捏成葫芦状 , 做出兔子的头部 。
11.用剪子把顶部的尖剪两半 , 再用竹签辅助 , 做出向内凹的兔子耳朵 。两侧点缀红椒粒作为眼睛 。
12.在用剪子分别剪出兔子的4条腿和尾巴 。
13.蒸锅烧开 , 篦子刷油后放入小兔子 。
14.加盖中火蒸4分钟即可 。
小贴士
1. 面团中放入少许猪肉做成的成品外表比较光亮 。
2. 面团中加入玉米淀粉是为了成品更加晶莹剔透 。
3. 蒸制的时候不要太大的火力 , 以免破裂 。
沙琪玛的起源时间沙琪玛原名是萨其马 , 满族的一种食物 。将面条炸熟后 , 用糖混合成小块 。1644年清朝入关改元顺治后 , 萨其马被满族人从东北带入了北京 , 自此开始在北京流行 。沙琪玛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 。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 , 口感酥松绵软 , 香甜可口 , 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 广受民众特别是小孩的喜欢
沙琪玛是哪个民族的传统点心沙琪玛是满族的传统点心 。
沙琪玛 , 也写作“萨其马”、“沙其马”、“沙其玛”、“萨齐马”等 , 香港称之为“马仔” , 是一种满族特色甜味糕点 。做法是将面条炸熟后 , 用糖拌匀再成小块食用 。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 , 口感酥松绵软 , 香甜可口 , 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
沙琪玛的发展过程:
1644年清朝入关改元顺治后 , 沙琪玛被满族人从东北带入了北京 , 自此开始在北京流行 。沙琪玛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 , 赢得人们的喜爱 。
沙琪玛吃了耐饥 , 被常年行走在京西古道的马帮和驼队当作了绝佳的行走美食 , 无意间让这道满族的美食点心沿着京西古道走向了全国 。
沙琪玛怎么做沙琪玛的做法:
所需食材有普通面粉250g、鸡蛋3个、酵母2g、麦芽糖浆150g、白糖100g、清水80g、黑芝麻 。
蛋加一匙油 , 一克小苏打搅打均匀和成面团 , 醒15~20分钟 。
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 , 再切成面条 。
油锅烧热将切好的面条下油锅炸膨 , 熟 , 最好不要上色 , 盛出备用 。
不粘锅放黄油待油融化再放棉花糖翻炒 。完全融化的棉花糖液里倒入奶粉拌匀 , 再倒炸好的面条翻拌均匀每根面条都沾上糖 。
最后放入铺了保鲜膜的容器里 , 待凉后倒出切块 。
沙琪玛由来:
沙琪玛 , 也写作\”萨其马\”、\”沙其马\”、\”沙其玛\”、\”萨齐马\”等 , 是满语??????(sacima)的音译 。香港称之为\”马仔\” , 是一种满族特色甜味糕点 。做法是将面条炸熟后 , 用糖拌匀再成小块食用 。
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 , 口感酥松绵软 , 香甜可口 , 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
萨其马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的祭品 。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 , 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 是当时重要的小吃 。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