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猪建料槽要考虑猪的拱地习性

猪的蹄子只分两个叉 , 而且也没有关节 , 当然不能像猴子、猩猩的手能抓能握 , 所以在采食的时候 , 猪蹄子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 主要的任务都是靠这长长的嘴来完成的 , 这嘴巴就像一个小型的掘土机 。
野猪是拱地的行家 。因为它们爱吃的东西有很多都长在地下 , 比如说各种植物的根茎 。泥塘里的鱼也是野猪爱吃的一种食物 。要想获得这些食物 , 野猪先要靠它灵敏的嗅觉 , 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 然后发挥它这拱的特长 。
经过驯化的家猪 , 嘴巴比起野猪来已经退化得短了很多 , 但是喜欢拱来拱去的习惯仍然保留着 。这个习惯对野外生存来说是少不了的 , 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 就不是什么好习惯了 。单是这吃料上就很容易造成浪费 。
猪吃起东西来总喜欢往深处拱 , 这样一来饲料就很容易被拱到外面 , 造成浪费 。现在的饲料价格挺高 , 如果是规模化的养猪场 , 算起来这个浪费可不小 。
拱是猪的天性 , 不好改变 , 要想解决这浪费的问题 , 只有在这料槽上想办法 。
很多养猪场都采用长条型的水泥落地料槽 , 它是我们最常见的 , 投资比较少 , 而且用这样的料槽无论喂干料还是湿料都没问题 。不过这种料槽的建造可是有讲究的 , 原则就是 , 尽量不让猪把饲料拱出来 。料槽的宽度一般是35厘米 , 里外沿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外围一般在20厘米左右 , 一般内侧比外侧稍微低2~3厘米 。料槽的内侧低一点是为了方便猪嘴伸进去吃料 , 这外沿高出的2~3厘米 , 是为了尽量不让猪把料拱出来 。
料槽的放置也有讲究 , 宽度的三分之一在猪栏外边 , 投料很方便 , 而且竖栏和料槽的间隙很小 , 能对猪的拱动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这样能让猪头猪的下颌伸进去这个料槽吃到料 , 尽可能把料槽里的料吃干净 。
猪喜欢拱 , 而且吃起东西来喜欢抢着吃 。这一抢更容易浪费饲料 , 并且如果定量饲喂 , 很可能身体强壮的就吃得多 , 而身体弱的呢就不够吃的 , 造成生长不均匀 。所以建料槽时要注意一个圈栏内 , 猪的密度 。保证每头猪都能占到自己的位置 , 让它们尽量少争抢 。
一般养空怀母猪 , 一个圈养4~6头左右 。
公猪如果两头养在一起 , 肯定要打架 , 所以每个圈只能养一头公猪 。
如果养从保育成为生长育肥的猪 , 一般养8头到10头 。
料槽的大小就根据不同圈里养猪的数量来定 。
落地水泥料槽建造使用都方便 , 成本也低 , 但对于小猪就不太适用了 。
小猪断奶以后 , 从产床上搬到了保育室 , 在这里它们要住上一个多月的时间 。由于断奶以后 , 小猪消化系统还不够发达 , 每次的采食量比较少 , 而这段时间又是它们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 所以在饲喂上一般是让小猪自由采食 , 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而且这个时期 , 小猪好奇性很强 , 往往是边吃边拱着玩 ,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浪费 。所以给保育期的小猪 , 准备的是一种半自动落料的食槽 。在设计上上宽下窄 , 饲料从顶部投入 , 猪从下面的料槽里吃到饲料 , 吃料的时候 , 前面有料箱挡着 , 也就不容易把饲料拱出来 。这样 , 能保证小猪的生长发育的需求 , 也能满足小猪自由采食的习惯 。
母猪怀孕以后要搬进定位栏里 , 享受单间的待遇 , 在这里一头猪一个料槽 , 而且中间要安一块挡板 , 就不用担心猪会把饲料拱出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