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此之谓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的之意思是什么

之的意思: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思 。整句意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该句出自《礼记》中《虽有嘉肴》一文,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

其此之谓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的之意思是什么


《虽有嘉肴》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 。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
《虽有嘉肴》注释1、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
4、旨:味美 。
5、至道:最好的道理 。
7、困:困惑 。
8、自反:自我反思 。
10、教(jiāo)学相长(zhǎng) :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
11、《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
12、学(xiào)学(xué)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
13、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思 。
14、说:说的 。
《虽有嘉肴》译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 。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