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平菇高产稳产五要点

科学选用菌袋
菌袋规格 在实际生产中 , 要依据不同的栽培时间 , 选取相应规格的菌袋 。夏末秋初选用20×40厘米或22×45厘米的菌袋 , 秋季选用24×45厘米或25× 50厘米的菌袋 , 秋末冬初选用25×50厘米或26×52厘米的菌袋 , 冬季选用25×50厘米或28× 55厘米的菌袋 。
菌袋质量 菌袋不要选用透明度较高的塑料袋 , 应选用颜色稍灰暗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
菌袋准备 趁农闲时先将菌袋一端系好 , 系绳长约20厘米 , 系时袋口留出1.5厘米 。可提前在菌袋上扎3~4排孔 , 省工、省时 。
菌种的选择与制备
菌种选择 依据不同的栽培时间选择不同特性的菌种 , 杜绝高温季节栽培低温菌种、低温季节栽培高温菌种 。要多选几个品种 , 分批投料 , 随季节供应不同类型的平菇 。同一品系的菌种要实行轮换栽培 。
菌种制备 有条件的最好自制菌种 , 以降低成本 。原种用麦粒、玉米粒、高粱粒制备均可 , 栽培种尽量用纯棉子壳制备 , 也可适当掺些玉米芯 。
建菇房或菇棚
可将旧房稍加改造 , 房顶改造成薄膜顶 , 墙上刷石灰 , 并喷施杀虫剂如辛硫磷、敌敌畏等 , 再用硫黄熏一下;房内地面整平后 , 铺一层10~15厘米厚的新土 , 发菌时再铺一层地膜 。也可依据投料量 , 在村前屋后的空地或坑塘边搭建菇棚 。如果条件允许 , 最好建设标准化的菇房或菇棚 , 分批投料 , 进行规模化生产 。
培养料配方及处理
配方
1.棉子壳100% , 硝酸磷钾肥0.8% , 802或农丰大力士10毫升 。
2.棉子壳50% , 玉米芯48% , 硝酸磷钾肥1% , 磷酸二氢钾0.2% , 食用菌营养素0.8% 。
3.玉米芯100% , 复合肥2% , 食用菌营养素0.5% , 食盐1.5% 。
以上配方均加入0.15%~0.2%的多菌灵和2%~3%的石灰粉 。
拌料
1.人工拌料:水泥地面的用水量减少至130%;砖面的提前用水洇透 , 以减少营养水的流失 。人工拌料时 , 前几遍翻拌要快 , 保证掺料均匀 。
2.机械拌料:栽培规模大的多采用机械拌料 , 要掌握好料的水分 。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五要点】加石灰粉与喷杀虫剂的时间要错开 加石灰粉与喷杀菌剂要错开 1~2天 , 生料栽培要错开 2~4小时 。无论是掺料还是翻料 , 调好堆后 , 都应用药剂封料防虫 。
装袋前检验 低温季节生料栽培时 , 料温不能太低 , 当温度升至20℃再装袋 。调好的料不能有异味 , 若有异味可喷2%的明矾水或5%的过磷酸钙清液 。料的pH值要保持在8~9 。待料稳定后 , 集中装袋 。
菌袋管理
菌袋质量的好坏 , 决定着平菇产量的高低 。装袋后菇房或菇棚内要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 。菇农要制作一个检查明白卡 , 上面注明菌丝生长期需要的适宜温度 , 每2~3小时检查1次 , 分别记录详细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 。装袋后7天 , 料温可基本稳定 。菌袋上下左右垛间应多放几支温度计 , 不仅要看房内或棚内温度 , 而且要看菌袋垛间温度 。尽量中温发菌 , 温度保持在18~22℃ 。气温高时应倒垛降低菌袋层数 , 气温低时应覆膜增温 。(赵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