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养殖技术及其取酥方法

【蟾蜍的养殖技术及其取酥方法】蟾蜍又叫癞蛤蟆,其头部两侧各有一个耳后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 。随着养殖蟾蜍的增多,笔者对其中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
一、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大规模养殖应建产卵池、蝌蚪池、成蟾池 。一般养殖户可根据现有水面,进行改造即可 。蟾蜍下水较少,一般成蟾池每平方米水面可养殖40只左右 。成蟾池面积一般1亩~2亩,蝌蚪池10平方米~40平方米,产卵池10平方米 。成蟾池要保持空隙地和水面的比例为1:1,池深保持80厘米,池周筑高80厘米以上的土墙并抹光滑 。或使用其他材料制成防逃设施 。池子上面要搭遮阳棚,或在四周栽种丝瓜、佛手瓜、葡萄等蔓类植物 。墙内平地上垒大小不等的若干个洞穴,空隙地栽种些玉米、大豆及耐湿荫的花草等,池中放些水生植物 。
二、苗种繁育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蟾蜍产卵盛期,解决苗种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产卵季节的雨后到静水处寻找蟾蜍卵块,捞回放在池中孵化或直接放在没有蟾蜍的养殖池中,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在18℃~25℃,3天就可孵出小蝌蚪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 。二是在惊蜇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捕捉越冬蟾蜍,选择个体,按雌雄比3:1放到产卵池中养殖,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每天产的卵要收集另池存放,让其自然孵化 。产完卵的蟾蜍也要另池存放,没产的继续留产 。
三、护理幼苗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 。2天~3天后,小蝌蚪开始吃水中藻类或其他饵料 。养殖池要提前一星期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 。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蝌蚪 。产卵池、蝌蚪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40厘米 。可投喂切碎的菜叶、鱼肠、猪血、淘米水,每天1次~2次 。经半个月的培育,体长达3厘米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池中养殖 。从卵孵出蝌蚪到幼蟾约需40天,这时就需转入成蟾池养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