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3G标准的技术性比较分析


目前 , 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 , 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 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主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和对比分析3G的三大主流技术 , 猜测和展望了各种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三种主流的3G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 , 在技术上各有千秋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不会出现哪种标准“一统江湖”的局面 , 而至于谁能在3G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 要害是看哪个技术标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 。
而需要注重的是 , 虽然cdma2000、WCDMA和TD-SCDMA同属3G的主流技术标准 , 但是仍然可以将其分为两类:cdma2000、WCDMA并作一类 , TD-SCDMA则和前两者分开讨论 。之所以可以这样做 , 是因为在技术上cdma2000和WCDMA是FDD的标准 , 而TD-SCDMA则是一个TDD标准 。(彻底调查)
对比报告全文:
2000年5月 , 国际电联(ITU)在土耳其召开全会 , 经对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标准的10个候选方案的频谱效率、网络接口、QoS、技术复杂性、覆盖率、灵活性和设备体积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评估 , 正式确认了五种标准 , 分别是MS-CDMA、DS-CDMA、TD-CDMA和SC-TDMA、MC-TDMA , 这是一个以CDMA技术为主体 , 兼顾TDMA技术 , 包含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的多元化体系标准 。
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可实现业务功能分析 , 基于CDMA制式的3种标准被普遍看好 , 分别对应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种技术 , 它们被认为是3G的三大主流应用技术标准 。目前 , 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 , 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 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主流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 以期为我国3G标准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主流3G标准概要
1. cdma2000 cdma2000是从cdmaOne演进而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事实上 , cdma2000标准是一个体系结构 , 称为cdma2000 family , 它同样还包含一系列的子标准 。其技术特点如下:前反向同时采用导频辅助相干解调;在扩频码选择采用相同M序列 , 通过不同的相位偏置区分不同的小区和用户;射频带宽从1.25MHz到20MHz可调;快速前向和反向功率控制;下行信道中采用公共连续导频方式进行相干检测 , 提高系统容量;在下行信道传输中 , 定义直扩和多载波传输两种方式 , 码片速率分别为3.6864Mcps和1.22Mcps , 多载波方式能很好地兼容IS-95网络;支持F-QPCH , 可延长手机待机时间;核心网络给予ANSI-41网络的演进 , 并保持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设计了两类码复用业务信道 , 基本信道用于传送语音、信令和低速数据 , 是一个可变速率信道 , 补充信道用以传送高速率数据 , 在分组数据传送上应用了ALOHA技术 , 改善传输性能;在同步方式上cdma2000与IS-95相同 , 基站间同步采用GPS方式 。
cdma2000的发起者主要以美国和韩国为主的以IS-95 CDMA为标准的制造商和运营公司 , cdma2000继续了IS-95窄带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 , 网络运营商同样可以在窄带CDMA网络中更换或增加部分网络设备过渡到3G.
2. WCDMA WCDMA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慢速移动时384kb/s , 室内走动时2Mb/s) , 异步BS , 支持可变速传输 , 帧长10ms , 码片速率3.84Mb/s.其主要特点如下: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方式 , 组网方便、灵活;调制方式:上行为BPSK , 下行为QPSK;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接入方式:DS-CDMA方式;三种编码方式:在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 , 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 , 在数据信道采用ReedSolomon编码 , 在控制信道采用卷积码(R=1/2 , 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 , 可灵活地提供多种业务 , 并根据不同的业务质量和业务速率分配不同的资源 , 同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改变扩频比(对于低速率的32kb/s、64kb/s、128kb/s的业务)和多码并行传送(对于高于128kb/s的业务)的方式来实现;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 , 提高了系统容量 , 同时也降低了传输的功率;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 , 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BTS之间无需同步因BS可收发异步的PN码 , 即BS可跟踪对方发出的PN码 , 同时MS也可用额外的PN码进行捕捉与跟踪 , 因此可获得同步 , 来支持越区切换及宏分集 , 而在BTS之间无需进行同步;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 切换方式包括三种 , 即:扇区间软切换、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