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斑病 , 俗称“火龙” , 是冬春保护地芹菜的一种常见病害 , 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
一、发病症状 。
主要危害叶片 , 其次是叶柄和茎 。老叶先发病 , 从外向里 。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的小斑点 , 边缘明显 , 以后发展为不规则斑 , 颜色由浅黄变为灰白色 , 边缘深红褐色 , 且聚生很多小黑粒 , 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的晕环 。叶柄、茎部病斑褐色 , 长圆形稍凹陷 , 中间散生黑色小点 , 严重时叶枯茎烂 。
二、发病规律 。
芹菜斑枯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 , 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病残体上越冬遇适宜温、湿度条件 , 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 借风或雨水飞溅将孢子传到芹菜上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 , 经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 , 在适宜条件下潜育期8天左右 , 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冷凉和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 气温20~25℃ , 湿度为95﹪以上适宜发生;在连阴天 , 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 , 夜间结露 , 温度过高或过低 , 植株生势弱;灌水较多 , 通风排湿不及时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扩大和蔓延 。
三、防治方法
㈠.农业防治
1.施足腐熟有机底肥 , 注意增施硼肥 , 追肥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 重视叶面喷施硼肥 , 加强田间管理 , 培育壮苗壮株 , 增强植株抗性 。
2.清洁田园及时去除病残体 , 选择无病地、无病株上采种 , 实行2-3年轮作;种子温汤消毒 , 即用48~50℃温水浸泡30分钟 , 边浸边搅拌 , 后移入冷水中降温 , 晾干后播种; 或 。用绿亨一号或绿亨妙福浸种或拌种 。
3.降温排湿:保护地栽培要选择合适的播期 , 及时间苗改善株行间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降温排湿 , 白天将温度控制在15~20℃ , 高于20℃要及时放风 , 夜间控制在10~15℃ , 缩小日夜温差 , 减少结露 , 切忌大水温灌 。
㈡.药剂防治 。
1.无病时早喷药预防 , 在苗高3-4厘米喷药防护;有病及时早施药防治 。
2.熏烟防治: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或扑海因烟剂150克;或15﹪杀毒矾烟剂300-400克;或15%扑霉灵烟剂300克分散5~6处点燃熏棚 , 熏蒸1夜 , 每10天左右一次 。
3.喷粉防治:亩喷5%百菌清粉尘剂或5%杀毒矾粉尘剂1000克 。
4.药剂防治:
①从苗期开始就应进行药剂防治 。可用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绿亨二号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喷1次 , 连续2~3次 。
②在发病初期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每隔7~10喷1次 , 连续防治2~3次 , 收获前5天停止用药 。
③选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 报农活力素750倍液;或50%乙膦铝锰锌600倍液 12.5%腈菌唑2000倍液 金太龙追肥宝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600倍液 12.5%戊唑醇2000倍液 漯效王600倍液 , 每隔每隔5~7喷1次 , 连续防治3~4次 , 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治 。
推荐阅读
- 蔬菜根部病害的防治
- 茶叶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 怎样避免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 越夏西红柿常见的果部病害及防治
- 番茄青枯病防治方法
- 向日葵白粉病
- 大棚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 豆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 白菜白粉病防治技术
- 菜椒病虫害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