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三年级

1、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
1、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故事启示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三年级


2、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 。’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路费很多 。’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 。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 。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 。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
故事其实
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劝告,只能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三年级


3、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
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琴曲,可牛却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 。原来,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入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便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 。
故事启示【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三年级】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另据一些养牛业人士经验,牛在听了音乐后可获得一定的放松,对提高牛肉质量有利,看来对牛弹琴也是一种辅助饲养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