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之龙是谁 词中之龙是指哪位诗人( 三 )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 。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带湖 。词题是“代人赋”,表明集会时某人不善诗词,请作者代作 。若按所赋的内容,则此篇所写,应当是“春日即事”或“乡间所见”,为作者寓居带湖期间的作品 。随着退闲时间的推移,作者对农村的观察体验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在逐步加深,作者已经习惯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渐渐把自己融入到淳朴的农民人群之中,同时更加感到城市生活特别是官场生涯的纷扰和嚣乱,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作者在熟悉农村生活的基础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反映了他陶醉于农村优美景色的心情 。这首词画面优美,情致盎然,意蕴深厚 。
作品原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
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 。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 。辛弃疾借此中秋无月之时,将自己那种欲“问化工”、“路也难通 。信也难通”的怨恨,那种报国无门、济世无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全都倾注于问“月”之中,通过该词表达出来 。
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回忆曾经在一个晴朗的中秋,置身丹桂丛中,月波花影荡漾在酒杯中,而今晚云雨湿了纱窗,只有蜡烛闪光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只得在烛光下慢慢喝酒、唱歌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该词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叠韵,仅首字相异,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环的音韵美,读来如口含珠玉,悦耳动听 。
作品原文: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月也杯中一作:月在杯中)
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 。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 。今晚同样在楼台举杯赏月,可是乌云密布,雨水浸湿了纱窗,哪里还有月光 。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
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 。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
此词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 。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 。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