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例子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东晋名相谢安经常召集族中子弟谈天论地,内容多与文学有关 。这看上去似乎只是文士雅集,实则不然 。有一次,谢安问子侄们《诗经》中哪一句最好,侄子谢玄认为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不是谢安心目中的理想答案 。在谢安看来,“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的意境深远,才应是从政者追求的“雅” 。短短的一番对谈,看似讨论古书,实则以此教育子弟不应以个人情感为先,而应以天下大计为怀 。

事实论据的例子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的例子)
02
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 。在家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几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司马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他们入座,他们便不敢坐下;司马防不向儿子们提问,他们也不能随便说话 。司马氏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秩序井然 。这看上去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在汉末乱世时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坚守 。虽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成了当时社会与政坛上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在司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导的礼仪,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不随时而变,靠治家者的自觉维护他所认同的价值 。
03
据记载,陆游家训共二十六则,其从四十多岁开始写,直到八十余岁仍在不断增补 。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儿子的诗,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 。他的家风家训主要包括:
要做好人 。他告诫儿子,但愿你长大后能让乡亲们称赞是有道德的好人,即使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道德层面也不比高官差 。
改过迁善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教导儿子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 。不要贪得无厌 。“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假若一直心性恬淡,不图名利,或是品学修养已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不会有贪得无厌的思想 。
要严于律己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年轻时聪明伶俐、有才华的人最容易养成恶行,要特别警惕才是 。他告诫儿子对后代要经常严加管束,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朋友 。
要宽以待人 。陆游说,他一辈子未曾害过别人,有人害他,“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 。不要去计较,要尽可能回避这些事 。
要为官清廉 。教导儿子要忠于职守,为民做好事 。特别强调儿子在物质生活上要俭朴,要廉洁 。
要忧国忧民 。在《病中示儿辈》中,他希望儿子事事都要以那些恬不知耻的卖国贼为鉴,切不可学他们的样子 。
04
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后期至隋朝,《颜氏家训》也成书于隋 。颜之推本人几经丧乱,其自称“三为亡国之人” 。他写作《颜氏家训》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子孙礼仪、道德、学术与文化,保持其门风、传承其家学,故而书中不仅涉及立身处世之道,而且还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学、经学、史学与音韵训诂之学等多有介绍,可称一部家教的百科全书 。颜氏后人也没有辜负这位煞费苦心创作家训的先祖,他们各以其突出的品德与才学闻名于世,著名者就有唐代的学者颜师古、书法家颜勤礼与颜真卿,其中尤以道德操守与个人才学都令后人景仰的颜真卿为最 。
颜之推自己是当时知名的文人学者,他在写作家训时尽量避免仅仅以教条训诫子孙,而是通过举例来说明道理 。比如在《风操》篇中,他对取名拟字的原则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就没有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以古人为例,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比如西汉时代的文人司马相如因为钦佩战国时代的赵国名臣蔺相如,故而为自己取名“相如”;三国时代的大臣顾雍因为崇拜当时的著名学者蔡邕,也为自己取名为“雍”,这些都是表达了对贤人的崇敬,所谓“见贤思齐”,所以才为自己起了一样的名字 。同时,他对一些人囫囵吞枣将前人的姓和名都编入自己的名字之中表示鄙视,认为这完全是附庸风雅,有违取名的本来原则——比如东汉的许暹字“颜回”,梁朝的庾晏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