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猪肉价格上涨的今天 “人造肉”你会体验一下吗?( 四 )


对“人造肉”存在泡沫的质疑向来都有 。此前《中国证券报》报道,Beyond Meat股份约有51%遭到卖空,专业分析做空数据机构S3 Partner的研究主管伊霍尔·杜尚斯基曾表示,Beyond Meat已位列美股市场前十大被做空的公司之一 。
在“人造肉首席概念股”的光环下,Beyond Meat公司成立十年来向来处于亏损状态 。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亏损较2017年缩窄,但仍有2989万美元,这也是今年首席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浮现暂时下跌的缘故之一 。
“泡沫的确存在,但更多的是质疑股票涨得太夸张,而不是植物肉本身,这仍是目前资本最认可的项目之一 。”珍肉联合创始人洪小齐说 。
“目前国内植物肉融资都在千万量级以内,初创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泡沫固然有,但益处显然多于弊端 。”薛岩的察看不无道理,比照美国市场调研,汉堡王在引入植物肉产品“不约摸皇堡”后,客流量增添了18% 。
挑战
与帕特里克·布朗的雄心相比,国内从业者则保守得多 。多位受访对象表示,他们只是想为“弹性素食者”提供另一种“肉”,丰富其餐桌选择,并不追求替代动物肉 。
价格过魁梧概是植物肉短期内无法取而代之的缘故之一 。在美国,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饼定价都在12~16美元/磅,约合81~109元/斤,是中国大陆市场上普通牛肉的2到3倍 。青苔行星的“超级汉堡”选用Impossible Meat植物肉为食材,售价88元 。
“植物肉是高附加值产品,国内食品工业持续多年增长放缓,植物肉正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增长点 。” 薛岩介绍说,今年5月起,国内各大传统食品企业纷纷开始市场调研,以补充其植物蛋白产品的空白 。传统企业有生产和销售渠道优势,正摩拳擦掌,准备入场 。
与国外相比,国产植物肉的优势在于有传统豆制品加工基础,“产业链尽整,可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薛岩举例说,单山东省的大豆蛋白加工量就占到全球的40%~50%,豌豆蛋白加工产量能占全球80%以上 。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植物肉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农产品(5.490, 0.09, 1.67%)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波算了一笔账,2018年,中国植物肉制品市场容量是50万吨,而去年进口大豆有9000万吨,榨油后剩余饼粕约合7200万吨,其植物蛋白含量按50%计算,即3600万吨纯植物蛋白,要是所实用来加工成植物肉,是目前市场容量的70倍岂止 。“由此可见,市场空间还很大 。”张波表示 。
据业内人士透露,植物蛋白价格约合20元/公斤,要是批量生产人造肉,成本还要再打折扣,具备低于肉类价格的基础 。吕中茗预料,未来5年内,全球植物肉均价将比其对标的普通肉类便宜60%左右 。
另一个问题是监管 。长久以来,素肉向来归为豆制品监管范围,食品的安全卫生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尽职 。“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植物肉专委会在呼吁行业自律的同时,也在配合有关部门,呼吁政府制定规范,包括产品标准、原料标准和定义标准等等 。”刘锐补充说 。
今年6月,陈穗文与吴雁姿又合伙创立了一家食品科技公司,推出植物肉初创品牌Starfield,和素食企业“鸿昶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产品将于9月面市 。包括青苔行星在内,Starfield已经拿到二十多家餐厅的意向订单,餐厅主厨已经开始研制新的植物肉踩绶 。“前期我们主要做To B端的产品,以肉碎的形态呈现,厨师可以根据需求做许多菜式,譬如肉酱意粉、披萨、猪扒或汉堡 。”陈穗文说 。
【全球猪肉价格上涨的今天 “人造肉”你会体验一下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