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代指女性第三人称的“她”字 , 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字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和很多现代汉语词汇一样,“她”字也产生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五四时期,“女神节”到了,一起来聊聊“她”经历过的那些故事 。
在“她”之前
在近代以前,中文里一直都没有给第三人称代词区分性别属性,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 。后来白话文兴起 , 便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 。直到近代 , 中国开始与西方语言尤其是与英语接触 。19世纪初来华的传教士,在翻译《圣经》等文本时遇到了不知该准确翻译 she的问题 。1814年时,一名基督新教的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最早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了“该妇”即“这个妇人”的说法来翻译英文中的 she,此后,他还尝试将 he、she、it 分别译作“他男”“他女”“他物” 。这种怪异的翻译方式,是在没有专门的性别区分代词可用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 。
就在传教士们就 she 的翻译陷入困境时,曾经在英国求学的广州人郭赞生 , 在1878年翻译出版的一本英文语法《文法初阶》书中,首次用“伊”来翻译 she,用“彼此”的“彼”翻译 it , 用 “他”字作 he 的翻译 。这种做法虽成功地避免了词组翻译的尴尬,但由于外语在中国的影响很?。?而且人们对于女性独立性的话题也都并不关心,因此郭赞生等人的尝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就连郭赞生自己也常常会在书中不自觉地将 she 翻译为“他” 。
这样的局面直到民国时期才迎来了转机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伴随着大量世界文学新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如何用中文准确翻译外文里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再次显现出来,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
“她”字的诞生
说起“她”字 , 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半农,有说法认为是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我国在古代已有“她”字,在方言中是对母亲的称呼,读作jiě,属于生僻字,后废弃不用 。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但刘半农在推动“她”的使用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从1917年起,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进步杂志《新青年》的编辑圈内部,刘半农和周作人等人就已经开始讨论 she 字的翻译问题 。在这一个过程中,刘半农提出创造一个“她”字来作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不过,这个建议只是作为非正式的提议 , 在编辑圈内部提起过,影响有限 。1918年8月15日,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译作的说明 。文中指出 , 刘半农曾提起创造一个“她”字,但是创造一个新字在印刷时需要新铸很多铅字 , 很不方便,所以暂不提倡,而是决定在当时通用的“他”字右下角标注一个小号的“女”字 , 以此来代表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在此之后的几期《新青年》杂志里,凡是译文中有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时,就都会采用周作人提出的方案,在“他”右下角加一个小“女”字的方法来表示 。
1919年2月,《新青年》刊登的一篇题为《英文“she”字译法的商榷》的文章,公开了语言学家钱玄同与周作人的对谈,对谈结果是两人达成共识 , 用相对古雅且便于印刷的“伊”字,来作为中文里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当时的很多文人学者都开始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伊”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与此同时,文章中刘半农提议过的“她”也被更多的人了解,意外地受到一些人的青睐,并开始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这其中就有一名叫康白情的青年白话诗人 。
推荐阅读
- 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起始点
- 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最新消息
- 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货车可以走吗
- 南京燕子矶隧道外地车限行最新消息
- 家里来燕子做窝好不好 家里来燕子做窝有什么预兆
- 蕾组词 蕾组词和读音
- 小燕子的住宅特点,小燕子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
- 嗟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臀 嗟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 26个汉语拼音字母读音 多音字为的读音及组词
- 水分和水份有什么区别读音 水分和水份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