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后有两个首都分别是谁和谁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首都

明朝历代帝王排序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十分受到追捧的一个朝代,前后一共有20位皇帝(包含南明四位皇帝)
1、明太祖 朱元璋 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
2、明惠宗 朱允炆 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朱元璋嫡孙子,父亲为太子朱标,太子朱标早逝 。
3、明成祖 朱棣 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14240)朱元璋第四子,朱允炆亲叔叔 。
4、明仁宗 朱高炽 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朱棣长子 。
5、明宣宗 朱瞻基 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朱高炽长子 。
6、明英宗 朱祁镇 号正统/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朱瞻基长子 。
7、明代宗 朱祁钰 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1457)朱瞻基次子 。
8、明宪宗 朱见深 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朱祁镇长子 。
9、明孝宗 朱佑樘 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朱见深第三子 。
10、明武宗 朱厚照 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朱佑樘长子 。
11、明世宗 朱厚熜 号嘉靖(在位时间1521-1566)朱厚照堂弟 。
12、明穆宗 朱载坖 号隆庆(在位时间1566-1572)朱厚熜第三子 。
13、明神宗 朱翊钧 号万历(在位时间1572-1620)朱载坖第三子 。
14、明光宗 朱常洛 号泰昌(在位时间1620,29天)朱翊钧长子 。
15、明熹宗 朱由校 号天启(在位时间1620-1627)朱常洛长子 。
16、明思宗 朱由检 号崇祯(在位时间1627-1644)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校异母弟 。

明朝前后有两个首都分别是谁和谁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首都


南明皇帝
1、明安宗 朱由崧 号弘光(在位时间1644-1645)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明恭宗)朱常洵长子 。
2、明绍宗 朱聿键 号隆武(在位时间1645-1646)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 , 唐裕王朱器墭之子 。
3、明文宗 朱聿鐭 号绍武(在位时间1646-1647/40天)明绍宗之弟 。
4、明昭宗 朱由榔 号永历(在位时间1647-1662)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 。
明十三陵
  •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 , 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 , 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 , 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 , 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 , 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 , 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 , 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 , 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这样 , 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
明朝前后有两个首都分别是谁和谁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首都


  • 帝陵分布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
明朝前后有两个首都分别是谁和谁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首都



明朝前后有两个首都分别是谁和谁 明朝为什么有两个首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