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的由来,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伊贺和甲贺代表人物是谁

秦氏的由来

秦氏的由来,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伊贺和甲贺代表人物是谁


【秦氏的由来,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伊贺和甲贺代表人物是谁】秦出自嬴姓 。秦氏是少昊金天氏的直系后裔,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 。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 , 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 。
《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 。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 。”,又有少昊的裔孙伯益,其后非子的封地于秦,有以国名为氏者 。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伊贺和甲贺代表人物是谁伊贺(现三重县西北部)与甲贺(现滋贺县南部)是日本忍术二大发源地 。平安末期、源平争霸时代,直至镰仓初期,也就是7世纪末到12世纪初这段期间,伊贺仅有一家上忍:服部 。伊贺流忍术,在当时是天下一流的 。后来 , 由于种种原因,服部家另外设立了“分店”,正是藤林、百地两家 。这是伊贺三大上忍的由来 。服部氏祖先原本是日本古代(6世纪中旬)豪族之一秦氏的后裔 , 而秦氏则是自中国吴国渡海过来的移民 。秦氏不但传授纺织技术给日本人,更在日本各地展开“新乐”公演,令日本人大开眼界 。所谓“新乐”,是3世纪末到4世纪初,在中国非常发达的一种大众艺能,内容包含歌舞、杂技、力技、魔术、偶人剧、口技 , 以及训练犬、猴子、鸟等小动物表演节目的大众娱乐 。据说是融合西藏艺能与中国艺能的新型技艺 。秦氏集团当时主要在中国南部都市与寺庙巡回演出,日后组织逐渐膨胀,分散到中国各地 。其中之二、三个乐团 , 为了寻求新天地,渡海到日本来 。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 , 语源正是取自秦氏出身的吴国 。服部氏是秦氏集团分组之一 。至于何时移居伊贺?年代不大清楚 。服部氏一族如何将“新乐”技能钻研演绎成兵法忍术?也没有详细史料可追本究源 。总之,服部一族于15世纪上旬离开老家 , 归依三河大名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世代成为松平家家臣 。服部一族中最有名的后裔是德川家康护卫武将之一 , 服部半藏正成(Hattori hanzou masanari,1542-1596) 。而服部一族为什么又是德川家的世代贴身保镖呢?再看下文便很清楚了 。本文之正题开始: 开始1582年6月2日,织田信长在京都本能寺遭遇家臣明智光秀叛乱,寡不敌众,自戕身亡 。这时,德川家康正在大阪府游山玩水,当天还打算回京都与信长共聚一堂 。途中抵达饭盛山时,接到信长毙命的速报 。当时41岁的德川家康立即说要切腹殉死,后经家臣劝阻,沉思许久 , 才转念为“应该举兵为信长复仇” 。然而此刻身边护卫仅有80人左右,真要打起来,不要说是复仇了,就连自身性命也很难保 。家康与众家臣们商讨后 , 得出一条逃脱之路:便是从饭盛山一直线翻山越岭到伊势湾白子港,再搭船到爱知县高滨港,逃回本国 。从饭盛山到白子港之间 , 总计96公里 , 途中必须经过伊贺 , 因此在场的服部半藏正成,利用老家力量,召集了200名伊贺忍者与100名甲贺忍者,一路护卫家康逃脱叛乱现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翻越伊贺事件” 。换句话说,这时若是没有伊贺、甲贺众忍者的助臂,日后也就不会出现德川幕府了 。此时 , 伊贺众忍者会不顾性命保卫家康,也是有理由的 。如果有人看过“枭之城”这部电影,应该记得片子开头有一场屠杀伊贺忍者村的镜头吧?那正是前一年织田信长所下的命令,以4万5千大军攻击2千忍者,殊死战斗长达10天 。当时一些上忍、中忍们带领著众多下忍杀出重围,逃到诸国 。其中大部份都是逃进德川家康藩国内,在九死一生中捡回性命 。因此换个角度来看,全程96公里、5夜6天的家康潜逃之行,其实也可以说是伊贺众忍者们的报恩行动 。淡然对于本来因该无情的忍者来说 此次任务是他们的有情之战 无论上忍,中忍,下忍都体现出了他们的忍道 。(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略作战整体计划 。中忍:实际作战时的指挥头子 , 当然忍术也得超群出众才行 。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现代的特殊部队,在最前线实际作战的忍者 。) 日后 , 家康命令正成组织“伊贺组同心”(相当于现代的警察局),让正成支配这些忍者 。而正成也充分发挥了这个集团的特异能力 , 辅助家康走向夺取天下之路 。遗憾的是,正成于54岁骤亡,长男服部半藏正就(masanari)继承了他的地位,服部家的悲剧也跟著开场了 。

    推荐阅读